百词典

《后游》

时间: 2025-07-26 20:26:44

诗句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26:44

原文展示

后游
杜甫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游览之后的思绪与情感。诗人回忆起游览的地点,寺庙的宁静让他思念不已,桥梁似乎也在怜惜再次渡过的时光。江山的美丽如同在等待着人们去欣赏,而花草树木又显得更加无私。野外的湿润与薄烟,阳光照射下沙滩的温暖显得格外缓慢。旅客的愁绪在此刻似乎都减轻了,然而离开这里又该去向何方呢?

注释

  • 寺忆:回忆寺庙,表现出对游玩场所的留恋。
  • :怜惜、怜悯,这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江山如有待:指山河景色仿佛在等待着人们的欣赏。
  • 花柳更无私:花草树木不求回报,表现自然的慷慨。
  • 野润烟光薄:描写自然景色,烟雾弥漫,光线柔和。
  • 沙暄日色迟:沙滩温暖,阳光显得缓慢,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
  • 客愁全为减:旅客的愁苦似乎减少了,表现出一种轻松的心境。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的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民生苦难的现实,以及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后游》创作于杜甫晚年,时值唐代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虽然身处乱世,但依然向往宁静的生活与美好的自然景色。此诗表达了他在游玩后的思考和感慨,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鉴赏

《后游》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诗作,杜甫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游玩后的留恋与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篇“寺忆新游处”,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游玩地点的深刻记忆,寺庙的宁静与美好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桥怜再渡时”,桥梁在此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诗人心绪的寄托,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无奈让人动容。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一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仿佛大自然在默默等候人们的欣赏,而花草树木又是无私奉献的象征。这种无私的自然之美与人类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细腻变化,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诗人在此刻暂时忘却了旅途的疲惫与烦恼。

最后一句“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将主题升华至哲理的思考,旅客的愁苦在美景中得到缓解,但离开后的方向却令人迷茫。这种对游玩后心境的深刻感悟,既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寺忆新游处:回忆新游的寺庙,表现出对游玩地点的留恋和思念。
  2. 桥怜再渡时:桥梁似乎在怜惜再次渡过的时光,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江山如有待:山河的美丽似乎在等待着人们的欣赏,表达对自然美的向往。
  4. 花柳更无私:花草树木的无私奉献,象征自然的慷慨。
  5. 野润烟光薄:描绘自然景色,烟雾轻薄,光线柔和,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6. 沙暄日色迟:沙滩的温暖和阳光的缓慢流逝,体现出惬意的旅行体验。
  7. 客愁全为减:旅客的愁苦在此刻似乎减轻,表现出一种轻松的心境。
  8. 舍此复何之:离开这里又该去向何方,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桥怜”将桥梁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投入。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阅读的韵律感。
  • 意象:结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形成了诗的主要意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迷茫。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宁静与思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
  • :象征着连接与流逝,桥梁的意象让人思考时间与人生的流动。
  • 江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宽广,表达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 花柳:象征生命的无私与绚丽,表达自然的慷慨与生命的繁荣。
  • 野润:象征自然的滋润与生命的活力,展示生命的生生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寺忆新游处”意思是: A. 回忆寺庙的宁静
    B. 纪念旧游
    C. 描绘寺庙的美丽
    D. 忘记过去的游玩

  2. 诗中的“江山如有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时间的无奈
    D. 对往事的怀念

  3. “客愁全为减”说明了诗人: A. 忧愁加重
    B. 感到快乐
    C. 感到迷茫
    D. 完全放松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与内心感悟,注重意境与情感的结合。
  • 李白《庐山谣》:以豪放的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更加奔放,与杜甫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西江月(番禺赵立之郡王席上) 减字木兰花·两峰对起 浣溪沙(和曾吉甫韵呈宋景晋待制。宋有二袓) 减字木兰花 水龙吟 鹧鸪天(绍兴己未归休后赋) 丑奴儿(宣和辛丑) 清平乐(奉酬韩叔夏) 减字木兰花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求之不得 皮字旁的字 逍遥物外 反文旁的字 烫热 金灶 心慈好善 行字旁的字 包含匆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遗华反质 恬不知羞 顼顼 科别 开国元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