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1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19:10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杜甫 〔唐代〕
姜侯设脍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
河冻未渔不易得,凿冰恐侵河伯宫。
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
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
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
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
新欢便饱姜侯德,清觞异味情屡极。
东归贪路自觉难,欲别上马身无力。
可怜为人好心事,于我见子真颜色。
不恨我衰子贵时,怅望且为今相忆。
姜侯在严冬时节设宴,昨日今日都是寒风呼啸。
河面结冰,捕鱼不易,凿冰时又怕侵扰河伯的宫殿。
厨师接过鱼,鲛人也来帮忙,洗鱼磨刀,鱼眼通红。
无声无息中,细雪纷飞,已经剁好的鱼骨旁放着春葱。
我偏偏劝慰自己,年少时肚子里充满了羞愧,
软糯的米饭香味飘散,令人倍感亲切。
砧板上的残留,何曾因白纸而湿;
放下筷子时,才发现金盘已经空空如也。
新欢饱尝姜侯的恩德,清酒的不同滋味让人心情愉悦。
东归的路途艰难,想要告别却感到无力。
可怜的是他人关心我的心意,而我看到你却有真情流露。
我不怨恨我年老而子女贵族,
只愿在此刻与君相忆,感慨万千。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李杜”,其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著称。杜甫的诗风格多样,常常结合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国破家亡之时,杜甫流离失所,生活困顿,时常受到友人的关心和款待。诗中描述的宴席情景,既反映了他与姜侯之间的深厚友情,也流露出他对自己年老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怀念。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是一首描写宴席的诗,展现了杜甫对友人姜侯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迅速引入季节背景,严冬的寒风与冰冻的河流,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气氛,反衬出宴席的温暖与丰盛。杜甫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食物的美味和宴席的热闹,同时又不忘提醒自己年华已逝,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自我价值的反思。
诗中细腻的意象,如“无声细下飞碎雪”与“鱼眼红”等,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读者对冬季的沉思。杜甫以“新欢便饱姜侯德”而感受到的愉悦和“东归贪路自觉难”的无奈,反映了他在享受友情的同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力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又真实的生活状态,令人感同身受。
姜侯设脍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
描述姜侯在寒冬时节设宴,强调天气的寒冷。
河冻未渔不易得,凿冰恐侵河伯宫。
河面结冰,捕鱼困难,提到凿冰捕鱼的风险。
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
厨师和鲛人忙于准备食材,描绘出繁忙的场景。
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
细雪飘落,剁好的鱼骨与春葱形成对比。
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
自我反省年轻时的羞愧,享受老翁的亲切。
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
形象地表现宴席的丰盛与食用后的空空如也。
新欢便饱姜侯德,清觞异味情屡极。
对姜侯的感激与对酒的不同滋味的享受。
东归贪路自觉难,欲别上马身无力。
东归的路途艰辛,告别时感到无力。
可怜为人好心事,于我见子真颜色。
朋友的关心让我感动,感受到彼此的情谊。
不恨我衰子贵时,怅望且为今相忆。
虽然我年老,但仍愿与友人共忆往昔。
整首诗展现了友谊的温暖和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杜甫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之涣
答案:B
诗中提到“河冻未渔不易得”,意指什么?
A. 冷冬让捕鱼更难 B. 冬天不适合捕鱼 C. 河面结冰了 D. 都是正确的
答案:D
“清觞异味情屡极”中“清觞”指什么?
A. 清酒 B. 清水 C. 清茶 D. 清汤
答案:A
以上内容为对《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的全面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