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0:31
游长安诸寺联句。道政坊宝应寺。僧房联句
作者: 段成式 〔唐代〕
古画思匡岭,上方疑傅岩。
蝶闲移忍草,蝉晓揭高杉。
段成式香字消芝印,金经发茝函。
井通松底脉,书坼洞中缄。
张希复
这首诗描绘了在长安的寺庙游历的感受。诗人想起古老的画卷,仿佛看到了巍峨的山岭。蝴蝶在静谧的草丛中悠然自得,晨曦中的蝉鸣从高大的杉树上传来。诗人以“香”字消灭了芝草的印记,金色的经书在香草的盒子中显露出来。井水通向松树根下的脉络,书籍在洞穴中翻开,静静封藏着。
段成式,唐代诗人,精通诗文,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佛教文化。他的作品往往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哲理,展现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本诗创作于段成式游览长安诸寺之际,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在唐代,长安是文化、政治的中心,寺庙众多,吸引了诗人们的频繁游历。
《游长安诸寺联句》是一首蕴含丰富意象和深刻哲理的诗。段成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开篇以“古画思匡岭”引入,既有对古代风景的追忆,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接下来的“蝶闲移忍草,蝉晓揭高杉”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安详,似乎在告诉我们,静谧的生活中蕴藏着无限哲理。
“段成式香字消芝印,金经发茝函”则转向佛教文化,诗人用“香字”与“金经”的意象,揭示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宗教的崇敬。最后的“井通松底脉,书坼洞中缄”更是以自然的脉络象征知识的传承,暗示着人类智慧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给人以心灵上的启迪。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佛教文化的热爱,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画思匡岭”中的“思”字是指什么?
A. 观看
B. 想念
C. 思考
D. 感受
“蝶闲移忍草”中“闲”字表达了怎样的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紧张
D. 迅速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佛教的崇敬
C. 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