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0:42
作者:段成式 〔唐代〕
翻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
撚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
段成式洲号惟思沃,山名只记匡。
辨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
张希复许睿禅心彻,汤休诗思长。
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
段成式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
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我翻阅了西天的经文,点燃了寺中的香火。
看着眉头紧锁的世俗客人,脸颊映照着余晖。
段成式的居所名为“惟思沃”,山名却只记得“匡”。
在辨析中摧毁世间的智慧,在安定中打破魔障的强大。
张希复与许睿的禅心已经明澈,汤休的诗思依旧悠长。
清朗的吟唱伴着寺院的磬声断裂,长久的谈话如珠子般绳缠。
我乘兴在芭蕉叶上写字,闲来时走进豆房休憩。
随意在古老的墙壁上题字,怪异的画作环绕着长廊。
作者介绍:段成式(约803年-863年),唐代诗人,以其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作品多反映对佛教的理解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段成式游览长安诸寺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佛教哲学的思索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描述段成式在长安诸寺的游历,展现了他对佛教的理解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开篇以翻阅西天偈和烧香的场景引入,营造出一种庄严而清幽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与虔诚。接着,诗人通过撚眉愁俗客的描写,反映了他对世俗人事的忧虑与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修行路上的孤独感。随着“段成式洲号惟思沃”的提及,诗人自我定位于一个追求内心宁静的人,借助对山水的记忆,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中还提及了张希复、许睿等 contemporaries 的禅心与诗思,表明了他对当时时代文化的认同与融入。最后,诗人在“闲来入豆房”的描写中,展现了他在忙碌生活中的片刻宁静,虽然身处喧嚣,但内心却能寻得一方宁静之地。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表现出诗人对人生、自然与佛教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佛教哲学的探讨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以超然的态度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同时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撚眉愁俗客”表现了什么情感?
“漫题存古壁”中“古壁”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