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2:42
会峰亭
作者:欧阳修
山势百里见,新亭压其巅。
群峰渐靡迤,高下相绵联。
下窥疑无地,杳蔼但苍烟。
是时新雨余,众壑鸣春泉。
林籁静更响,山光晚逾鲜。
岩花为谁开,春去夏犹妍。
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
日暮山风来,吹我还醒然。
醉醒各任物,云鸟徒留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山景,诗人在新亭上远眺,四周的群山连绵起伏,气势恢宏。眼下的山势高耸,似乎无尽无际,云雾缭绕,令人迷惑。在新雨过后,山谷间流淌着泉水,声声悦耳,仿佛在欢唱。树林中的风声更加清晰,夕阳下的山光也显得格外鲜艳。岩石上的花朵为谁而开,春天已去,但夏天的花朵依然艳丽。野鸟在我身边徘徊,溪边的云彩让我沉醉入眠。傍晚时分,山风轻轻吹来,将我唤醒。醉与醒都如同自然的安排,只有云与鸟在这里徒然徘徊。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典雅,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欧阳修晚年,正值他仕途波折之际。他在新亭中品味山水之美,抒发内心的惬意与闲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会峰亭》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诗,整首诗以新亭为中心,融自然景观与诗人情感于一体,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诗的开头,诗人站在亭上,俯瞰远处的山峦,形成了“山势百里见”的壮阔场景,给人一种遥远而又深邃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山峰的蜿蜒与层叠,突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美丽。
在作品的中段,诗人提到“新雨余”,“众壑鸣春泉”,既表达了春雨过后的生机勃勃,又渗透着安静与和谐的氛围。通过“林籁静更响,山光晚逾鲜”两句,诗人将声音与光影结合,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画卷。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醉醒各任物”的描绘,表现出一种陶醉于自然的恬淡心情。云鸟的留连,象征着自然的恒久与变化。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致中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折射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他在面对人生起伏时的淡然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欧阳修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醉醒各任物”的意思是:
“山势百里见”中“百里”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