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芙蓉》

时间: 2025-07-29 13:10:46

诗句

种处雪消春始动,开时霜落鴈初过。

谁栽金菊丛相近,织出新番蜀锦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10:46

木芙蓉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种处雪消春始动,
开时霜落鴈初过。
谁栽金菊丛相近,
织出新番蜀锦窠。

白话文翻译:

在雪融化的地方,春天开始苏醒;
花开时,霜降落,候鸟刚刚飞过。
是谁在附近栽种了金菊,
织出了一片新颖的蜀锦巢。

注释:

  • 种处: 种植的地方。
  • 雪消: 雪融化。
  • 春始动: 春天开始活动、复苏。
  • 霜落: 霜降落。
  • 鴈初过: 大雁开始迁徙飞过。
  • 金菊: 指金黄色的菊花。
  • 蜀锦: 四川的锦绣,象征华美。

典故解析:

  • 金菊: 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高洁、坚韧,与秋季的菊花节有关。
  • 蜀锦: 代表着中国古代的丝织工艺,象征着富贵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吟先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以散文和诗词闻名,推崇古文运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欧阳修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诗歌鉴赏:

《木芙蓉》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美的赞美。诗的开头“种处雪消春始动”展现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给人以清新活力的感觉;而“开时霜落鴈初过”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复苏,带有一种温柔的感怀。此外,两句“谁栽金菊丛相近,织出新番蜀锦窠”则引入了人类对自然的参与与创造,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及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既有自然的美,又有人文的关怀,展现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种处雪消春始动: 描述了春天来临的环境,雪融化,春天悄然开始。
    2. 开时霜落鴈初过: 表达了春花的开放与候鸟归来的时节,反映出春天的生机。
    3. 谁栽金菊丛相近: 引发思考,谁在春天时栽种了金黄色的菊花,增添了生机。
    4. 织出新番蜀锦窠: 通过菊花的存在,描绘出色彩斑斓、富丽堂皇的场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结合,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 诗中对仗工整,使得诗句更显韵律美。
  •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观,表达了生命的生机与美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春天: 代表生机与希望。
  • : 象征寒冷与结束。
  • : 暗示春天的温暖逐渐替代寒冷。
  • 菊花: 代表坚韧与高洁。
  • 蜀锦: 象征华美与人文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金菊”象征着什么?
    • A. 忍耐
    • B. 高洁
    • C. 富贵
    • D. 樱花
  3.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欧阳修与李白的作品同样探讨自然与人生,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而欧阳修则更细腻与沉静。通过不同风格的对比,能够更深入理解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的独特手法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集》
  • 《欧阳修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李挚赴延陵令 馀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作 送张栩扶侍之睦州(此公旧任建德令) 廨中见桃花南枝已开,北枝未发,因寄杜副端 茱萸湾北答崔载华问 赠秦系征君 瓜洲道中送李端公南渡后,归扬州道中寄 琴曲歌辞。湘妃 相和歌辞。长门怨 喜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墙花 疾雷不暇掩耳 毛字旁的字 生死轮回 吹灯拔蜡 唾手可取 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射蜮 面情 齐字旁的字 括囊守禄 乛字旁的字 烂若披锦 肀字旁的字 秋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