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8:33
九日松林寺,登高过石桥。
野僧怜不醉,山菊笑无戮。
屐齿凭泉漱,云衣近树飘。
自知清静意,应免俗人招。
在重阳节的松林寺,我登高越过石桥。
野僧怜我不醉,山菊在风中微笑而无所顾忌。
我的木屐在泉水中轻轻漱洗,
云雾轻衣在树间飘荡。
我自知心中清静,应该免于世俗的招引。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健康。诗中提到的“九日”不仅是节日的时间节点,也是隐喻着人生的高峰与思考。松林寺作为一个清静的场所,代表了诗人追求的隐逸生活。
作者介绍:赵湘,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自然描写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九日松林寺登高》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的诗作。全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登高”这一行为,象征性地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野僧”与“山菊”,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生动与灵气,也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屐齿凭泉漱”,诗人传达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仿佛在洗净心灵的尘埃。最后一句“自知清静意,应免俗人招”更是点明了主题,诗人意识到自身的内心追求,渴望远离世俗的纷扰,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纯净。整首诗以其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淡泊。
诗词测试: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野僧”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