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6:47
安德山池宴集
作者:许敬宗
戚里欢娱地,园林瞩望新。
山庭带芳杜,歌吹叶阳春。
台榭疑巫峡,荷蕖似洛滨。
风花萦少女,虹梁聚美人。
宴游穷至乐,谈笑毕良辰。
独叹高阳晚,归路不知津。
在欢乐的场地上,园林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山间庭院散发着芳香的杜鹃花,歌声和乐声在春日的阳光下回荡。
台榭的美丽让人想起巫峡,荷花宛如洛水之滨的娇艳。
风中花瓣飘舞,缠绕着少女的身影,桥上的美人们汇聚成趣。
宴会游玩到尽兴,欢声笑语伴随着美好的时光。
我独自叹息,夕阳西下,回家的路却不知如何渡过河津。
许敬宗(公元659年-公元740年),唐代诗人,字公明,号敬宗,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山林,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风格清新自然。
《安德山池宴集》创作于唐代盛世,诗人于宴集之际,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宴会的欢乐,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宴会的美好场景,营造出浓厚的诗情画意。诗的开头以“欢娱地”引入,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表现出欢快的气氛。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芳杜”、“荷蕖”,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还有对宴会上人们欢声笑语的刻画,表现了人们的欢聚与欢乐。
在描写的过程中,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和意象,如“台榭疑巫峡”,“荷蕖似洛滨”,将宴会的场景与名胜古迹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境。最后两句“独叹高阳晚,归路不知津”,则转向了内心的感慨,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归路的迷茫,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宴乐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透过欢快的场景和内心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瞬间美好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高阳”指的是:
A. 夕阳
B. 早晨
C. 中午
“荷蕖似洛滨”中的“洛滨”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洛河
B. 洛阳
C. 洛水附近
诗人对宴会的感受是:
A. 无聊
B. 欢快
C. 忧伤
答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但更加侧重于孤独与内心的沉思。而许敬宗的《安德山池宴集》则更偏向于欢乐的场景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宴会的描绘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