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

时间: 2025-05-02 05:56:32

诗句

旭日临重壁,天眷极中京。

春晖发芳甸,佳气满层城。

去鸟随看没,来云逐望生。

歌里非烟飏,琴上凯风清。

文波浮镂槛,摛景焕雕楹。

璇玑体宽政,隆栋象端衡。

创规虽有作,凝拱遂无营。

沐恩空改鬓,将何谢夏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6:32

原文展示

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
作者:许敬宗(唐代)

旭日临重壁,天眷极中京。
春晖发芳甸,佳气满层城。
去鸟随看没,来云逐望生。
歌里非烟飏,琴上凯风清。
文波浮镂槛,摛景焕雕楹。
璇玑体宽政,隆栋象端衡。
创规虽有作,凝拱遂无营。
沐恩空改鬓,将何谢夏成。

白话文翻译

旭日照临重重的城墙,天恩普照这中京之地。春日的阳光照耀着花草,温暖的气息弥漫在整座城市。飞去的鸟儿逐渐消失在视线中,飘来的云彩又渐渐显现生机。歌声中没有烟雾飘荡,琴声中传来清爽的春风。文采的波光在栏杆上荡漾,春光的景色照耀着雕刻的楼柱。璇玑的体制宽广,象征着国家的法度与平衡。虽然法规有明确的规范,但气氛依然宁静、和谐。沐浴在国家的恩泽中,鬓发虽已微白,我又该如何感谢这丰收的夏日呢?

注释

  • 旭日:指清晨的阳光,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重壁:指高大的城墙,象征着城市的坚固和庄严。
  • 芳甸:指芬芳的草地,形容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佳气:美好的气候与景象。
  • 去鸟:指飞走的鸟,象征自由与离别。
  • 来云:指飘来的云,象征希望与新生。
  • 非烟飏:意为歌声中没有烟雾,突显清新。
  • 凯风:指和煦的春风,带来温暖。
  • 璇玑:古代天文仪器,象征国家的法度与政治。
  • 沐恩:沐浴在国家的恩泽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敬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历任多个官职,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物和社会人生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展现出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天,正值新春伊始,朝廷命令各地文人以春天为题,表达对国家前景的美好期待。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是一首情景交融、气韵生动的诗作。诗人以“旭日临重壁”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明朗而充满生机的春日场景。通过对春光的细致描绘,诗中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精妙,诗人不仅描绘了春日的阳光、花草和飞鸟,还巧妙地结合了琴声和歌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梦境中。诗中的“歌里非烟飏,琴上凯风清”更是将音乐与自然结合,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境界。

此外,诗中提及的“璇玑体宽政,隆栋象端衡”则将自然景观与政治理想相结合,隐含了对国家治理的期盼与向往。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蕴深远,既有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国家前途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旭日临重壁: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厚重的城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2. 天眷极中京:天的恩宠普照这座中京,表明国家的繁荣昌盛。
  3. 春晖发芳甸:春天的阳光照亮了花草,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4. 佳气满层城:美好的气息弥漫在整座城市中,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5. 去鸟随看没:飞去的鸟儿逐渐消失,象征着离别和自由。
  6. 来云逐望生:飘来的云彩又渐渐显现生机,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7. 歌里非烟飏:歌声中没有烟雾,表现出清新和纯净。
  8. 琴上凯风清:琴声中传来和煦的春风,增添了诗的韵味。
  9. 文波浮镂槛:文采像波浪一样泛起,装点着栏杆。
  10. 摛景焕雕楹:春光的景色照耀着雕刻的楼柱,使其焕发光彩。
  11. 璇玑体宽政:璇玑象征着国家的法度,体制宽广。
  12. 隆栋象端衡:建筑雄伟,象征国家的平衡与安定。
  13. 创规虽有作:虽然法规有明确的规定。
  14. 凝拱遂无营:但气氛依然宁静、和谐。
  15. 沐恩空改鬓:沐浴在国家的恩泽中,鬓发已微白。
  16. 将何谢夏成:我又该如何感谢这丰收的夏日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日的阳光比作希望,表达对未来的期盼。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使诗歌更加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社会和谐的美好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旭日:象征希望和新生。
  • 春晖:代表温暖与生机。
  • 去鸟:象征自由与离别。
  • 佳气:寓意美好的生活气息。
  • 璇玑:象征国家的法度和政治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气”主要指什么?

    • A. 美好的气候
    • B. 春天的花香
    • C. 君主的恩泽
  2. “歌里非烟飏”中“非”的意思是:

    • A. 不是
    • B. 否定
    • C. 不是的
  3. 诗中提及的“璇玑”象征了什么?

    • A. 自然
    • B. 政治法度
    • C. 音乐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和谐。
  •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则在描绘春天的同时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人际关系的温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为《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的完整解读,涵盖了诗的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比较与延伸以及参考资料。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永遇乐 蓦山溪 水龙吟 上林春 醉蓬莱 玉楼宴 雨中花 雨中花 满庭芳 玉胡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言相骇 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命开头的成语 赔小心 王贡弹冠 臼字旁的字 割臂之盟 耂字旁的字 积阀 瑶钗 痾病 畏避 走之旁的字 言行计从 立刀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黜衣缩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