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20
《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
作者:许敬宗
牛闺临浅汉,鸾驷涉秋河。
两怀萦别绪,一宿庆停梭。
星模铅里靥,月写黛中蛾。
奈许今宵度,长婴离恨多。
婺闺期今夕,蛾轮泛浅潢。
迎秋伴暮雨,待暝合神光。
荐寝低云鬓,呈态解霓裳。
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
第一首:
牛女的闺房近浅浅的银河,天上的鸾鸟与骏马渡过了秋天的河流。
两心相系,萦绕着分别的情绪,今夜的相聚如同停下的纺织机。
星星在铅色的天空中闪烁,月亮在黛色的眉上映照。
今宵的时间如何度过,长长的离恨却更多。
第二首:
在婺星的闺房里期待今夜,月轮在清浅的水面上荡漾。
迎接秋天伴随的细雨,待到夜幕降临光辉相合。
低垂的云鬓在床前,轻轻解开霓裳的华美。
心中虽有喜悦,却因愁苦而显得急促,别后更是怨天长久。
许敬宗,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因其诗作多与七夕、爱情有关而知名。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人常借助古典题材表达情感。
本诗作于七夕节,诗人应邀参加宴会,寄托了对牛郎织女传说的思考,表现了对离别和团聚的深切感受。
《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通过对七夕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相思和离别的情感,展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首联以“牛闺临浅汉”开篇,直接引入牛女的形象,展现了她的孤寂与思念。接着通过“鸾驷涉秋河”的描写,暗示着牛郎的到来,情感的交融与期盼。两怀的“别绪”则传达出别离的忧伤,而“庆停梭”的意象则寓意着团聚的珍贵。
第二联则将视角转向对今夜的期待与惆怅,特别是“月写黛中蛾”的描绘,突显了女子的美丽与忧愁。诗末“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的对比,更是深化了相思的苦涩,令人感受到离别的无奈与长久的期待。
整首诗音韵和谐,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深刻反映了人们在七夕这一特殊节日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背景,探讨了爱情的苦乐与离别的哀愁,展现了唐诗中常见的对爱情的深情描绘与哲理思考。
牛女指的是哪位传说中的人物?
诗中“喜中愁漏促”表达了什么情感?
“星模铅里靥”中的“铅”字可以理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