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晓望》

时间: 2025-04-29 03:35:39

诗句

晨钟惊独起,豁眼上高楼。

海日披云幔,青天解月钩。

露浓花欲睡,树晓鸟慵留。

静躁皆由性,多殊莫共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5:39

原文展示:

晨钟惊独起,豁眼上高楼。
海日披云幔,青天解月钩。
露浓花欲睡,树晓鸟慵留。
静躁皆由性,多殊莫共谋。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钟声惊醒了我,我独自一人起身,眼前豁然开朗,站在高楼之上。海上的日光透过云层洒下,天空中的明月似乎被轻轻卸下。露水浓重,花儿似乎想要沉沉入睡,树上的鸟儿也懒洋洋地不愿离去。静与躁都是由人的性情所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往往难以相互谋合。

注释:

字词注释:

  • 晨钟:早晨的钟声,通常指寺庙或钟楼的钟声,象征清晨的开始。
  • 豁眼:形容视野开阔,心境明朗。
  • 海日:指海面上的太阳。
  • 披云幔:如同披上云层的帷幕,形象地描绘出日光照射的情景。
  • 解月钩:指月亮如钩子般挂在天边,被晨光解开。
  • 露浓:露水浓厚,给人一种清晨的清新感。
  • 慵留:懒散不愿离去。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特别的历史典故,但“晨钟”和“海日”可以理解为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表现出早晨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梅阁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蕴含自然的描写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擅长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表达内心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某个清晨的独处时光,面对自然,感悟人生的哲理。在清代,诗人往往以自然为寄托,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领悟。

诗歌鉴赏:

《晓望》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诗人通过晨钟的声响、日月的交替、花木的静谧,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的“晨钟惊独起”便引人入胜,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晨的氛围中,钟声的响起仿佛在提醒人们新的一天的开始。

接着,诗人用“海日披云幔,青天解月钩”两句,运用了比喻与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日出时的壮丽景象,展现了晨光的温暖和美丽。诗中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氛围。

“露浓花欲睡,树晓鸟慵留”两句则反映出自然的另一面,花儿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沉睡,鸟儿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慵懒,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的“静躁皆由性,多殊莫共谋”,则是对人性深刻的观察,指出了内心的静与躁是由自身性情所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往往难以调和。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性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晨钟惊独起:晨钟声响起,惊动了独自一人的我,暗示清晨的宁静与孤独。
  2. 豁眼上高楼:站在高处,视野开阔,体现了诗人心境的明朗与开阔。
  3. 海日披云幔:海上的日光透过云层洒下,形成美丽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温暖与希望。
  4. 青天解月钩:天空中的月亮宛如钩子般悬挂,被朝阳的光辉所解开,象征着夜与日的交替。
  5. 露浓花欲睡:浓厚的露水让花儿显得沉沉欲睡,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
  6. 树晓鸟慵留:树上的鸟儿因晨光而显得懒惰,传达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7. 静躁皆由性:内心的平静与躁动皆由性情所决定,反映了人生哲理。
  8. 多殊莫共谋: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难以调和,强调个体的独特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日披云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日出时的情景。
  • 拟人:让自然景物具有人类的情感,如“鸟慵留”,使景象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的描写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强调个体的性情决定了生活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传达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钟: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海日:传达出自然的壮美,象征希望与光明。
  • 露水:象征清新与生命的滋润,暗示自然的循环与重生。
  • 鸟儿:代表自由与生命的活力,体现自然的生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晨钟惊独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2. “海日披云幔”中的“云幔”是指什么? A. 云层 B. 帷幕 C. 太阳
  3. 诗的最后一句“多殊莫共谋”强调了什么? A.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B. 生活的美好 C. 自然的和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早晨的景象,但侧重于壮丽的自然与个人的豪情,传达出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感。
  • 王维的《鹿柴》则注重于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和谐,展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典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海潮 题水仙扇面 望海潮·云协天堑 望海潮·星分斗牛 望海潮 时近九日,有乔迁事 望海潮 南京 望海潮 望海潮 呈业师王水照先生 望海潮 杏花开日董澍邀游延庆 望海潮 成纲老属题东张务晚荷 望海潮东临碣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揭不开锅 父字头的字 许许多多 灵汉 浮翠流丹 救生筏 隹字旁的字 包含绷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恬不知羞 割鸡焉用牛刀 歹字旁的字 义兵不攻服 上仪 吹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