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民谣》

时间: 2025-05-02 04:11:06

诗句

龙阳古昔惟荒野,石险山深甲天下。

始闻魏将征蜀时,阁道通行有来者。

缘崖傍涧萦居止,风景宁将他郡比。

地稀平陆少稻梁,菽麦荞糜而已矣。

此土瘠薄不出谷,税廪不踰三百斛。

我朝设官屯戍兵,供亿常于左绵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1:06

原文展示:

龙阳古昔惟荒野,石险山深甲天下。始闻魏将征蜀时,阁道通行有来者。缘崖傍涧萦居止,风景宁将他郡比。地稀平陆少稻梁,菽麦荞糜而已矣。此土瘠薄不出谷,税廪不踰三百斛。我朝设官屯戍兵,供亿常于左绵督。

白话文翻译:

龙阳在古代只是荒凉的野地,险峻的石山深邃得令人赞叹。最早听说魏国的将领征讨蜀国时,通往这里的官道上才有行人经过。依山傍水而居,风景与他处相比宁静许多。这里的土地贫瘠,平原上几乎没有稻米和粮食,只有一些豆类、小麦和荞麦等作物。此地土地贫瘠,无法出产谷物,赋税粮仓也不超过三百石。我朝在这里设立官员驻守军队,养活亿万百姓的经费常常由左绵督来管理。

注释:

  • 龙阳:古地名,指今山西省的龙门。
  • 魏将征蜀时:指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征讨蜀汉。
  • 阁道通行:指官道通往此地,有行人经过。
  • 地稀平陆少稻梁:指这里的土地稀少,平原上几乎没有稻米和粮食。
  • 税廪:指国家的粮仓、税收。

典故解析:

  • 魏将征蜀:三国历史背景,魏国对蜀汉的战争。
  • 龙阳:作为地名,象征着荒凉与贫瘠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醇,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诗风清新自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了作者对龙阳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观察,表达了对地方贫困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龙阳古昔荒野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与贫瘠。开篇以“龙阳古昔惟荒野”引出主题,接着通过“石险山深甲天下”强调了地形的险峻和独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提及了历史背景,魏国将领的征伐,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观的描写上,更加入了历史的厚重感,暗示了战争对这片土地的影响。

“缘崖傍涧萦居止”,描绘了人们在险峻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地稀平陆少稻梁”则直白地揭示了这片土地的贫瘠与困境,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困苦。最后一句提到“供亿常于左绵督”,则展现了官府对人民的管理与负担,暗含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历史的反思,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龙阳古昔惟荒野:龙阳在古代只是荒凉的野地,揭示了这一地区的落后与贫困。
  • 石险山深甲天下:指这里的山石险峻,地形复杂,给人一种壮丽之感。
  • 始闻魏将征蜀时:交代历史背景,反映了战争对地方的影响。
  • 阁道通行有来者:描述通往这里的官道,暗示交通不便。
  • 缘崖傍涧萦居止:描绘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的状态。
  • 风景宁将他郡比:强调了龙阳的宁静与其他地方的比较。
  • 地稀平陆少稻梁:揭示了土地的贫瘠,缺乏粮食作物。
  • 菽麦荞糜而已矣:进一步说明这里主要种植的作物。
  • 此土瘠薄不出谷:强调土地贫瘠,无法生产谷物。
  • 税廪不踰三百斛:描述税收的稀少,反映经济困境。
  • 我朝设官屯戍兵:指出政府设置兵员以维持治安。
  • 供亿常于左绵督:说明地方财政的负担与管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与他郡的比较,突出龙阳的宁静与贫瘠。
  • 排比:用“菽麦荞糜”列举作物,强化贫瘠的印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龙阳地区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地方贫困的忧虑,反映了历史背景下人民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野:象征贫瘠与落后。
  • 石险山:象征自然的险峻与壮丽。
  • 阁道:象征交通与历史的交汇。
  • 谷物:象征生存与经济的基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魏将征蜀”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事件?

    • A. 春秋时期
    • B. 三国时期
    • C. 隋唐时期
    • D. 明清时期
  2. 诗中提到的主要作物有哪些?

    • A. 稻米、玉米
    • B. 大豆、小麦、荞麦
    • C. 水稻、小麦、红薯
    • D. 高粱、红豆、荞麦

答案:

  1. B. 三国时期
  2. B. 大豆、小麦、荞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许醇的作品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许醇诗集及其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连日云兴气浊雨意欲成西南风辄大作比夜月明 枕上偶赋 书嬾 闭门 记梦 夜梦与数客观画有八副龙湫图持奇客请予作诗 周洪道招食江西筍归为绝句 秋兴 岁晚幽兴 自咏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旅结尾的成语 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意气扬扬 八字旁的字 同符合契 廾字旁的字 上山下乡 一定不移 尔汝之交 所属 彐字旁的字 共相唇齿 手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穆护砂 矫妄 逐鹿中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