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

时间: 2025-04-30 20:46:30

诗句

昔岁尝陈力,中年退屏居。

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

曾是安疵拙,诚非议卷舒。

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

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

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虚。

肃命趋仙阙,侨装抚传车。

念行开祖帐,怜别降题舆。

谁谓风期许,叨延礼数殊。

义沾投分末,情及解携初。

追饯扶江介,光辉烛里闾。

子云应寂寞,公叔为吹嘘。

景物春来异,音容日向疏。

川原行稍稳,钟鼓听犹徐。

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

恋亲唯委咽,思德更踌躇。

徇义当由此,怀安乃阙如。

愿酬明主惠,行矣岂徒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30

原文展示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
作者:张九龄 〔唐代〕

昔岁尝陈力,中年退屏居。
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
曾是安疵拙,诚非议卷舒。
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
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
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虚。
肃命趋仙阙,侨装抚传车。
念行开祖帐,怜别降题舆。
谁谓风期许,叨延礼数殊。
义沾投分末,情及解携初。
追饯扶江介,光辉烛里闾。
子云应寂寞,公叔为吹嘘。
景物春来异,音容日向疏。
川原行稍稳,钟鼓听犹徐。
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
恋亲唯委咽,思德更踌躇。
徇义当由此,怀安乃阙如。
愿酬明主惠,行矣岂徒欤。

白话文翻译

往年我曾经努力工作,中年时选择退隐生活。
面带微笑时我放飞鸟儿,随性而观时我也看鱼儿。
曾经的我是那么拙劣,的确不是才子佳人的风雅。
如今的林园事物愈加简单,烟月的美景常常留存于心。
没想到我栖息在愚谷之中,没有阶梯可以奉上诏书。
深厚的恩惠均匀地给予,内心空虚让我感到羞愧。
应命前往仙阙,身穿侨装抚摸着传车。
想到祖宗之帐,怜惜离别之际的题舆。
谁说风光应有所许诺,怎么会延续礼数的不同?
义气沾染了微末之事,情谊却在最初时就已相连。
送别扶江之人,明亮的光辉照耀在街巷。
子云(子贡)应是孤独的,公叔(公冶长)为我歌颂。
春天的景物各有不同,音容渐渐疏远。
川原的行程稍显稳重,钟鼓的声响依然缓慢。
林间隔着王公的车,云雾迷蒙了班氏的庐。
思恋亲人唯有哽咽,怀念德行更使人踌躇。
义气理应由此而生,安宁之心却难以实现。
愿报答明主的恩惠,行动起来岂能徒然?

注释

  • 陈力:努力工作。
  • 屏居:隐居,指退隐生活。
  • 承颜:面带微笑。
  • 安疵拙:指自己能力不够。
  • 卷舒:指才能的表现。
  • 林园:园林,指隐居的环境。
  • 栖愚谷:栖息在愚笨的山谷中。
  • 奉诏书:接受皇帝的诏书。
  • 湛恩:深厚的恩惠。
  • 侨装:穿着侨服,指外出时的打扮。
  • 念行开祖帐:思念祖宗之帐、所开之事。
  • 子云:指孔子的弟子子贡。
  • 公叔:公冶长,古代的著名士子。
  • 光辉烛里闾:光辉照亮街巷。
  • 思德:思念道德。
  • 怀安:心中渴望安宁。
  • 明主:贤明的君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和官员,字叔夜,号青丘,晚号云洲。其诗风清新,语言自然,常以豪放高远之意自诩。张九龄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担任过多种官职,最终成为宰相。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隐退后的生活阶段,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张九龄在政治生涯中曾受重用,后因政治原因而选择隐退,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是一首表现张九龄在隐居生活中对友人感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几句,张九龄回忆自己曾经努力拼搏的岁月,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选择了退隐,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中“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描绘了他在隐居生活中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他追求内心宁静的理念。

随着诗意的发展,张九龄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的留恋。“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一句,传达了他意外落入隐居之地的无奈,虽有皇命,却无能力再回到权势中心,展现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淡然与无所依循的迷茫。

在后段,诗中提到的“义沾投分末,情及解携初”更是流露出他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尽管身处不同环境,心中对彼此的牵挂始终不变。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展现了张九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岁尝陈力:回忆往年自己努力工作的情景。
  • 中年退屏居:在中年时选择隐居,远离政治纷争。
  • 承颜方弄鸟,放性或观鱼:在隐居生活中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生活的乐趣。
  • 曾是安疵拙,诚非议卷舒:自谦自身能力不够,不如才子佳人。
  • 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隐居生活简单自在,常常享受自然美景。
  • 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意外来到隐居之地,没有机会接受皇命。
  • 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虚:深厚的恩惠感到内心空虚的羞愧。
  • 肃命趋仙阙,侨装抚传车:接受命令前往仙阙,身穿侨装去抚摸传车。
  • 念行开祖帐,怜别降题舆:怀念祖宗的帐幕,惋惜离别时的题舆。
  • 谁谓风期许,叨延礼数殊:谁说风光应有承诺,怎么会延续不同的礼数。
  • 义沾投分末,情及解携初:义气在微末之事上交织,情谊在最初时就已相连。
  • 追饯扶江介,光辉烛里闾:送别扶江之人,明亮的光辉照耀街道。
  • 子云应寂寞,公叔为吹嘘:子贡应是孤独的,公冶长为我歌颂。
  • 景物春来异,音容日向疏:春天的景物各有不同,音容渐渐疏远。
  • 川原行稍稳,钟鼓听犹徐:川原的行程稍显稳重,钟鼓的声响依然缓慢。
  • 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树林隔着王公的车,云雾迷蒙了班氏的庐。
  • 恋亲唯委咽,思德更踌躇:思恋亲人唯有哽咽,怀念德行更使人踌躇。
  • 徇义当由此,怀安乃阙如:义气理应由此而生,安宁之心却难以实现。
  • 愿酬明主惠,行矣岂徒欤:愿报答明主的恩惠,行动起来岂能徒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林园事益简,烟月赏恒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栖愚谷”,比喻隐居生活的无奈与无助。
  • 拟人:如“音容日向疏”,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表现对友人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张九龄对隐居生活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不仅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鱼:象征自由与自然的生活状态。
  • 林园、烟月:象征隐居的环境与内心的宁静。
  • 王公、班氏:代表了社会地位与政治权力的对比。
  • 江、川原:自然景观,象征着生活的平淡与稳重。
  • 光辉:象征着友谊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承颜”是什么意思?

    • A. 面带微笑
    • B. 忍辱负重
    • C. 远离权力
    • D. 忍耐生活
  2. 张九龄为何选择隐居?

    • A. 享受生活
    • B. 避免政治纷争
    • C. 追求名利
    • D. 归隐田园
  3. 诗中“义沾投分末,情及解携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友谊的珍贵
    • B. 对权力的渴望
    • C. 对自然的向往
    •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柳宗元的《江雪》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 柳宗元《江雪》:表现了孤独与高洁的情感,与张九龄的孤独感有所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琼花 颂杨邑侯书惠士子 志局偶成 再咏星岩 竹隐精舍 钓鳌台 上元 示孙作 送呈谷人祭酒乞养南归 徐惇立罢吏部郎官出守天台待次卞山旧居因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蔬食布衣 开昼 怀银纡紫 攴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破口怒骂 刀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昼乾夕惕 星轺 华色 逃石 包含卖的词语有哪些 濠上之乐 十字旁的字 摄持 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