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时间: 2025-05-07 06:10:06

诗句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

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双凤褰为阙,群龙俨若仙。

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

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

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

徒歌虽有属,清越岂同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0:06

原文展示: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
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双凤褰为阙,群龙俨若仙。
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
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
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
徒歌虽有属,清越岂同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大明朝堂上,作者遥望南山的美丽景象。诗中提到终南山的高耸,早晨在朝堂前的阊阖(即宫门)前,每天都能看到它的壮丽。山外的青绮(即青翠的山色)显得特别高远,仿佛在云端之上。双凤似的门阙和群龙般的神仙映入眼帘,仿佛在表达一种神秘的氛围。夜雨过后,尘埃初散,秋空中高悬着明月,景色变得愈加妍丽。东边华阴山和西边的嶓冢连成一片,奔涌的峰峦在云外显现,溪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诗人以汉朝的宫殿与商朝的田陌相对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最后,虽然诗人只是唱歌,但其清越的声音和情感依旧无法与其他作品相提并论。

注释:

  • 阊阖: 指宫门,古代皇宫的门。
  • 青绮: 青色的丝绸,形容山色的青翠。
  • 双凤: 比喻华丽的门阙,象征美好与吉祥。
  • 玄圃: 玄圃是道教的仙境,表示一种理想的境界。
  • 甘泉: 指甘泉宫,古代帝王的园林,象征着美好生活。
  • 霁色: 雨后天晴的景色,形容清澈明亮的天空。
  • 吉甫: 指《诗经》的作者,常用来象征古代的文人雅士。
  • 金门: 比喻门庭繁华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号宗悫,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以清正廉洁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色表达对政治理想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作为一位官员,张九龄在视察南山时,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与国家的繁荣,因而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美好政局和自然风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雨后南山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政治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终南山的高耸,成为了朝堂前的一道风景,象征着权力与美丽的结合。随着景色的展开,诗人将双凤和群龙的意象引入,传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此诗的情感基调从宁静的自然景色中流露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尤其在“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一句中,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的责任与担当。山公启事、吉甫颂声等典故暗示了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增强了诗的历史感和厚重感。

整首诗在用词上清新脱俗,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自然的描绘,又有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虑,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关切。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寄托了对政治、对社会的期望,表现了高远的志向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

    • 描绘终南山的高耸,诗人每天都在朝堂前瞻望它,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2. 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 形容青翠的山色,强调了山的高度与美丽。
  3. 双凤褰为阙,群龙俨若仙。

    • 比喻华丽的门阙如双凤展翅,仿佛神仙般的存在。
  4. 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 提到道教的理想境界与帝王的园林,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 描绘雨后清新明亮的夜空,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6. 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 形象地表达了雨后景色的变化,犹如妍丽的容颜。
  7.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

    • 描绘山脉的连绵起伏,显示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8. 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 形象地展现了奔涌的山峰与瀑布,营造出动感。
  9.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 通过历史典故,表现出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厚重。
  10. 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 描绘乡村的美丽景色,营造宁静的氛围。
  11.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

    • 表达诗人对政治的关注与责任感。
  12. 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 引用历史典故,暗示文化的延续。
  13.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

    • 传达出繁华的景象,象征着文化的繁荣。
  14. 徒歌虽有属,清越岂同年。

    • 诗人感慨虽然有歌声,但清越之声却与其他作品不同,暗示个人的独特性。

修辞手法:

  • 比喻: “双凤褰为阙”用双凤比喻华丽的门阙,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排比: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通过排比的手法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政治的关系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体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终南山: 象征高远与追求理想。
  2. 阊阖: 代表权力与宫廷生活。
  3. 玄圃: 表达对道教理想境界的向往。
  4. 甘泉: 象征美好与幸福的生活。
  5. : 代表宁静与清晰的思维。
  6. 瀑水: 象征自然的活力与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阊阖”指什么?

    • A. 山峰
    • B. 宫门
    • C. 河流
    • D. 花园
  2. 填空题: 诗中“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描绘的是( )的景象。

  3.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甘泉”是指一处历史名胜。(对/错)

答案:

  1. B. 宫门
  2. 雨后清新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 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更多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 李白《庐山谣》: 以豪放的笔调表达对山水的热爱,风格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张九龄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湖光亭落成)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 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 定风波(鲁卿见和,复答之) 定风波 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 水龙吟(三月十日西湖宴客作) 临江仙 虞美人(二日小雨达旦,西园独卧,寒甚不能寐,时窗前梨花将谢) 临江仙(诏芳亭赠坐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鳥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权重股 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厂字头的字 門字旁的字 举贤任能 考送 尧禅 宝盖头的字 坐运筹策 感同身受 驻盖 颠头播脑 四友 谢兰燕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