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4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40:05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作者:张九龄 〔唐代〕
宝筵延厚命,供帐序群公。
形胜宜春接,威仪建礼同。
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
朝庆千龄始,年华二月中。
辉光遍草木,和气发丝桐。
岁岁无为化,宁知乐九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承载着皇帝的恩赐与祝福。宴席的华美和热闹吸引了众多官员相聚一堂,场面庄严而又和谐。春天的气息在宴会上弥漫,阳光洒在每一个人身上,仿佛每个人都像露珠一样晶莹剔透。宴会中抒发着对未来的祝愿和庆祝,正值二月春暖花开之际。草木在阳光下焕发出光辉,和煦的气息在空气中流动。每年都有这种美好的变化,谁又能知晓其中的乐趣与成就呢?
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仕途较为顺利,曾任宰相。他的诗以清新自然、含蓄深远著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政事的关心。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反映了当时社会繁荣、政治稳定的景象。作者在皇帝的宴会上作诗,表达对国家繁荣和个人成就的感慨。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这首诗,开篇便以“宝筵延厚命”引出盛大的宴席,展现出一种庄重而华丽的气氛。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象,表现了宴会的热闹和欢庆。诗人用“晞阳人似露”形象地描绘了阳光照耀下,宾客们的神情如同露珠般晶莹,透出一种生气勃勃的景象。接下来的“朝庆千龄始,年华二月中”则强调了宴会的时节——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宴会场景的描绘,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最后一句“岁岁无为化,宁知乐九功”,则引发人们对功名利禄的思考,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功绩的显赫,更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盛况与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功名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中提到的宴席是由谁赐予的?
A. 皇帝
B. 大臣
C. 百姓
诗人用什么比喻宾客的神情?
A. 如花
B. 如露
C. 如星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A. 强调功名的重要性
B. 反思无为的生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