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6:52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吾友陈师道,抱独门扫轨。
晁张作荐书,射雉用一矢。
吾闻举逸民,故得天下喜。
两公阵堂堂,此士可摩垒。
我的朋友陈师道,抱着独特的门径来扫除尘埃。
晁张为他写荐书,用一箭射中雉鸟。
我听说提拔逸民,因此得到了天下的欢喜。
两位公卿阵势雄壮,这位士人可与之匹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主张“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诗歌清新俊逸,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理想与现实矛盾凸显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表达对理想士人的向往与追求。
黄庭坚的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描绘,展现了文人的高洁情操与理想追求。前两句描写了陈师道的独特之处,利用“独门扫轨”传达出一种不落俗套、勇于创新的精神。接着转向晁张的荐书,象征着社会中对才能与德行的认可与支持。最后两句则通过“逸民”与“两公”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与对人才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示了黄庭坚对士人理想的憧憬和对社会的深思。
逐句解析:
吾友陈师道,抱独门扫轨。
诗人在赞美友人时,强调其独特的见解与清新气质。
晁张作荐书,射雉用一矢。
晁张为陈师道写荐书,象征着对朋友的支持,射中雉鸟比喻一箭双雕,成功而迅速。
吾闻举逸民,故得天下喜。
提拔有才能的人,能赢得人心,这反映了士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两公阵堂堂,此士可摩垒。
赞扬陈师道的才能与气度,表明他能够与当权者共谋大业。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赞美友人为主旋律,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士人的尊重与向往,体现了士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独门”指的是什么?
“射雉用一矢”中的“雉”指的是?
诗人对“逸民”的态度是?
答案:1.B,2.A,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