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时间: 2025-04-26 21:41:00

诗句

环滁皆山也。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

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

太守醉也。

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1:00

原文展示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作者:黄庭坚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
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词描绘了环绕滁州的群山,景色蔚蓝而深秀的琅琊山。人在山中行走六七里,来到了有着飞流泉水的醉翁亭。醉翁的快乐,正是寄托在酒中。更有那野外芳香的佳木,风高日出,景色无穷无尽。游览之乐,山中美味与野菜,泉水清香,酒杯在沸腾中碰撞。太守也在醉酒之中,宾客们欢声喧哗。更何况,宴席上的快乐不是丝竹之声,而是太守与众宾共同享乐。问当时的太守是谁,醉翁正是太守啊。

注释

  • 环滁:环绕滁州地区。
  • 蔚然深秀:形容山色青翠而深邃秀丽。
  • 翼然泉:形容泉水飞流而下的样子。
  • 醉翁亭:指的是一处著名的亭子,名为“醉翁亭”。
  • 太守:地方官员,负责治理一方。
  • 宴酣:指宴席正酣,气氛热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诗风独特,常用典故,意象丰富。黄庭坚在诗文中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致力于追求个性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创作于黄庭坚游览滁州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的醉翁亭,是其好友欧阳修所建,黄庭坚通过描绘醉翁的快乐,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黄庭坚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开篇即以“环滁皆山也”引入,展现了一幅环绕滁州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开阔的视野。接着,词中通过“六七里”的山行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游览的过程,仿佛读者也置身于那青山绿水之间。

“醉翁亭”作为诗中重要意象,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心灵的寄托。醉翁所享的快乐,正是出自于酒中,酒与自然的结合,使他达到了心灵的愉悦。黄庭坚通过对“山肴野蔌”的描写,传达了自然赋予人们的丰盈与满足。

最后,诗中对太守的描写,既是一种对地方官员的尊重,也表现出一种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太守与宾客们共同享乐,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环滁皆山也:开头即设定了环境,环绕滁州的山脉。
  2.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从远处望去,琅琊山显得青翠而深邃。
  3.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走了六七里,来到了有飞流泉水的醉翁亭。
  4. 翁之乐也:醉翁的快乐。
  5. 得之心寓之酒也:这种快乐寄托在酒中。
  6.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更有野外芬芳的树木,清风高扬,日出而景色无穷。
  7. 游也:游玩的乐趣。
  8. 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山中美味和野菜,酒清香,泉水也香醇,酒杯碰撞声响亮。
  9. 太守醉也:太守也在醉酒之中。
  10. 喧哗众宾欢也:宾客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11.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更何况宴席上的快乐,不是丝竹音乐,而是太守与众宾一起共享的快乐。
  12.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最后提问,那个时候的太守是谁,醉翁就是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快乐比作酒,表达出饮酒的快感。
  • 拟人:醉翁的乐在于酒,赋予了酒情感。
  • 对仗:如“山肴野蔌,酒洌泉香”,展示出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醉翁亭的自然景观与人际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传达了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源泉。
  • 醉翁:代表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 :象征着快乐与人际关系的纽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醉翁亭”是在哪里?

    • A. 苏州
    • B. 滁州
    • C. 杭州
  2. “环滁皆山”的意思是:

    • A. 只有一座山
    • B. 四周都是山
    • C. 山不多
  3. 太守在宴席上的状态是:

    • A. 忧愁
    • B. 醉酒
    • C. 生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醉翁亭记》:欧阳修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 《饮酒》:陶渊明的饮酒诗,强调隐逸与自然的结合。
  • 《山中问答》:王维的山水诗,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黄庭坚在《瑞鹤仙·环滁皆山也》中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共享的快乐,而陶渊明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融合。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阳春曲 春江题梦 阳春曲 熏笼 阳春曲十首 其三 阳春曲十首 其二 阳春曲十首 阳春曲 忆梅西崦 阳春曲 三月初一日夜归,遇旧曲,怅然成咏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尣字旁的字 靡衣偷食 仰戴 雨蓑烟笠 包含宋的成语 垂拱之化 糸字旁的字 萧墙祸起 鼎字旁的字 额编 差参 辛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骢马鄌 风卷残雪 史争旦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