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1:00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作者:黄庭坚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
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整首词描绘了环绕滁州的群山,景色蔚蓝而深秀的琅琊山。人在山中行走六七里,来到了有着飞流泉水的醉翁亭。醉翁的快乐,正是寄托在酒中。更有那野外芳香的佳木,风高日出,景色无穷无尽。游览之乐,山中美味与野菜,泉水清香,酒杯在沸腾中碰撞。太守也在醉酒之中,宾客们欢声喧哗。更何况,宴席上的快乐不是丝竹之声,而是太守与众宾共同享乐。问当时的太守是谁,醉翁正是太守啊。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诗风独特,常用典故,意象丰富。黄庭坚在诗文中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致力于追求个性与自然的和谐。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创作于黄庭坚游览滁州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的醉翁亭,是其好友欧阳修所建,黄庭坚通过描绘醉翁的快乐,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黄庭坚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开篇即以“环滁皆山也”引入,展现了一幅环绕滁州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开阔的视野。接着,词中通过“六七里”的山行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游览的过程,仿佛读者也置身于那青山绿水之间。
“醉翁亭”作为诗中重要意象,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心灵的寄托。醉翁所享的快乐,正是出自于酒中,酒与自然的结合,使他达到了心灵的愉悦。黄庭坚通过对“山肴野蔌”的描写,传达了自然赋予人们的丰盈与满足。
最后,诗中对太守的描写,既是一种对地方官员的尊重,也表现出一种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太守与宾客们共同享乐,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整首词通过描绘醉翁亭的自然景观与人际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传达了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的理想。
诗中提到的“醉翁亭”是在哪里?
“环滁皆山”的意思是:
太守在宴席上的状态是: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黄庭坚在《瑞鹤仙·环滁皆山也》中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共享的快乐,而陶渊明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