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8:08
减字木兰花
作者:黄庭坚
苍崖万仞。下有奔雷千百阵。
自古危哉。谁遣西园漝麽来。
猿啼云杪。破梦一声巫峡晓。
苦唤悉生。不是西园作麽平。
这首词描绘了崇山峻岭的景象,山崖高达万仞,山下雷声轰鸣,令人感到无比的危险。自古以来,这种情景便令人畏惧。究竟是谁派来这西园的风景呢?猿猴在云间啼叫,梦境被一声清脆的叫声打破,破晓时分在巫峡上空回荡。我苦苦呼唤,却发现这份情景并不是我所向往的西园的宁静。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以豪放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见长,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减字木兰花》是在黄庭坚一生的晚期创作的。诗人经历了政治生活的波折,心中充满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此词正是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减字木兰花》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开篇用"苍崖万仞"和"奔雷千百阵"构建出一种险峻的环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山崖的高耸和雷声的轰鸣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生存的困难,传达出一种紧迫和危机感。
接着,诗人以"自古危哉"的感叹引入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似在质问为何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把握。随后提到"谁遣西园漝麽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西园,象征着宁静与和谐,然而现实却是猿啼声声,梦境被现实打破,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也因此愈加明显。在这种情感的交织中,读者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也体会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险峻的自然景观与对理想的追求,探讨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园”象征什么?
诗人对“苍崖万仞”的描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