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4:35
千秋岁 赠王子丹麓五十初度,奉次原韵
作者: 宋荦 〔清代〕
韦编三换。一石才过半。丘壑性,终难变。
传文洛纸贵,顾曲吴绫贱。便便也,撑肠柱腹皆奇卷。
日起花砖晏,短发梳还乱。追往事,休增叹。
杯螯左右手,便是长生愿。君不见,丹楼百尺仙居幻。
韦编三换,书籍已经翻阅了三次,才读了一半。性情如同山丘河谷,始终难以改变。
传说文人读书如同洛阳的纸张珍贵,而顾曲的吴绫却显得贱价。
随意地,撑着肚子,内心充满了奇妙的书卷。
日出时,花砖上的阳光温暖而悠闲,短发随意梳理,依然凌乱。
追忆往事,不要再多叹息。
手中杯子和螯蟹,便是我长生的愿望。
你难道没有看到,丹楼高耸,百尺的仙居如梦幻般存在?
作者介绍
宋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闻名。其诗风多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对古文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赠予王子丹麓五十岁生日之际,体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感慨,借用古典意象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死的思考。
《千秋岁》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诗,整首诗在字句上简洁而深刻,富含生活的智慧。诗中提到的“韦编三换”传达出一种求知的渴望和对书籍的热爱,而“丘壑性,终难变”则让人思索个体性情的恒久性。诗人通过对比“洛纸贵”和“吴绫贱”,表达了对文学价值的看法,质疑世俗对文化的评价。整诗的意象交织成一幅生活的画卷,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反思。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用“杯螯”喻指生活的简单愿望,表达了一种宁静的长生理想,展现出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的结尾提到的“丹楼百尺仙居幻”,则引领读者思考人世间的种种幻影,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冷静观察形成鲜明对比,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传达了情感。比如“杯螯左右手”生动形象,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人生的反思、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哲理的美感和生活的智慧。
诗词测试
“韦编三换”是指什么?
A. 读书勤奋
B. 工作努力
C. 旅行频繁
诗中提到的“丘壑性”主要指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性情
C. 文化
“杯螯左右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追求权力
B. 渴望长生
C. 喜欢美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宋荦的《千秋岁》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和生活的哲理,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豪情与壮志。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文化内涵。
这些资料能为理解与欣赏该诗提供更深入的背景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