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23
千秋岁(代人为寿)
作者:杨炎正 〔宋代〕
五云缥缈。朝退金门晓。归未稳,传宣到。龙楼陪夕宴,凤沼吟春草。人间世,谁知自有蓬莱岛。一杯宜劝了。换得天颜笑。人不老,春长好。从今千百岁,总是中书考。瑶池会,金盘剩荐安期枣。
五云如烟缥缈不定,朝霞退去金色的门扉。归来尚未稳妥,消息已经传到。龙楼陪伴着夕阳的宴会,凤沼吟唱着春日的草色。人间的世界,谁知其实自有蓬莱仙岛。一杯酒该劝你了,换来你如花的笑颜。人不老,春光常好。从今往后千百岁,都是中书的考量。瑶池的聚会,金盘上只剩下安期的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炎正,字公度,号云间,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写词,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代人祝寿的形式,表达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对幸福的渴望。
这首《千秋岁(代人为寿)》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厚的情感,表达了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祝愿。诗中描绘的五云缥缈、金门晓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通过"龙楼"与"凤沼"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还暗示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尤其是“人不老,春长好”一句,直白而有力地表达了对健康和青春的期盼。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开头描绘自然景象,逐渐转向对人间世事的思考,最后以祝寿的形式回归主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同时,诗中使用了大量象征和隐喻,使得作品不仅在表面上展现了祝寿的场景,更在内涵上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长寿的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在生活的纷杂中,仍然对理想和幸福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蓬莱岛”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生不老
C. 战争
D. 自然灾害
“人不老,春长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战争的恐惧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友情的怀念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祝寿的主题?
A. 描绘自然景色
B. 通过酒劝人
C. 写家乡风俗
D. 讲述历史故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杨炎正的《千秋岁(代人为寿)》更注重人际关系与祝福,而《庐山谣》则更倾向于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展现了唐宋时期诗人的理想与情感,但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