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3:01
倏又西风起。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待则甚功成名遂。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还感慨,劳梦寐。愁来长是朝朝醉。划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况是凄凉寸心碎。目断水苍山翠。更送客长亭分袂。阁皂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君此去,趁秋霁。
突然又起了西风。这一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燕子飞去,鸿雁归来,不知何时才了结,世间有多少心事。等到功成名就,才发现枫叶和荻花引发了凉意,又想起江边琵琶的泪水。感慨啊,梦里劳累。愁苦总是让人醉得朝朝暮暮。划地而成的宋玉那般伤感,三闾的愁苦。更何况是那凄凉的心碎。目断水边的苍山翠色。再送客人离开长亭。阁皂山前的梧桐在雨中,起风时,船上的露水无尽的情意。君子此去,趁着秋天的晴朗。
葛长庚,字子华,号雨斋,宋代词人,生于北宋时期,晚年生活在南宋。其作品多描写山水与离愁别绪,风格细腻而深情,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贺新郎·倏又西风起》写于诗人经历人生变迁、离别情感之时。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追忆。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感伤。开篇“倏又西风起”,以自然的变化引入情感的变化,直指内心的愁苦。接着,诗人描绘了燕子和鸿雁的来去,象征着人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词中多次提到“心事”和“愁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枫叶荻花动凉思”,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引发思考,枫叶与荻花的变化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无常。江边琵琶泪的意象,不仅渲染了离愁的氛围,更深化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送别的情景中,阁皂山前的梧桐雨,船上的露水,充满了无尽的情感,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离别的无奈。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情世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整首词以西风、燕鸿为线索,表现出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及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人生短暂与理想无奈的主题,蕴含着浓厚的思乡与友谊情感。
诗中“倏又西风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感伤
C. 愤怒
“江上琵琶泪”中的琵琶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忧愁
C. 希望
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离别与思乡
C. 友情
与李清照的《钗头凤·世情薄》对比,两者均表现了对离愁的深刻感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爱情的失落,而葛长庚的作品则更广泛地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