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5:38
水调歌头·一叶飞何处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一叶飞何处,天地起西风。
夜来酒醒,月华千顷浸帘栊。
塞外宾鸿来也,十里碧莲香满,
泽国蓼花红。
万象正萧爽,秋雨滴梧桐。
钓台边,人把钓,兴何浓。
吴江波上,烟寒水冷翦丹枫。
光景暗中催去,览镜朱颜犹在,
回首鹫巢空。
铁笛一声晓,唤起玉渊龙。
一片叶子飞向何处?天地间刮起了西风。
昨夜酒醒时,看到月光洒满千顷的帘栊。
边塞外的鸿雁正飞来,十里外碧绿的莲花香气弥漫,
泽国的蓼花也正是红色。
万物都显得萧瑟,秋雨滴落在梧桐树上。
在钓台边,有人正在钓鱼,兴致是何等浓厚。
吴江的波涛上,烟雾弥漫,水冷而割断了丹枫。
时光在暗处催促着流逝,照镜子时朱颜依旧,
回首望去,鹫巢却已空无一物。
晨曦中一声铁笛响起,唤醒了玉渊的龙。
葛长庚,字君衡,号长庚。宋代诗人,以词著称,与苏轼、李清照等人同为北宋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这首《水调歌头·一叶飞何处》创作于秋天,正值萧瑟的季节,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水调歌头·一叶飞何处》是一首极具秋韵的词作,诗人在此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的“一叶飞何处”便引人深思,似乎在提问生命的归宿和漂泊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西风”、“月华千顷”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秋景,月光照耀下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又清冷的美。
“塞外宾鸿”与“十里碧莲香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对外界的欣赏,另一方面则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随后,秋雨滴落,梧桐树的萧瑟更是加重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在“钓台边,人把钓,兴何浓”中,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寄托与安慰,然而随即“吴江波上,烟寒水冷翦丹枫”的描写又将这种安慰破灭,波涛与寒水交织出一种冷清的感觉。
最后,诗人面对镜子中的朱颜,感叹时光的流逝,回首往昔的“鹫巢空”则是一种生命的无常和失落的象征。结尾的“铁笛一声晓”,则是对新一天的召唤,虽有感慨,但仍然充满希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叶飞何处,天地起西风。
夜来酒醒,月华千顷浸帘栊。
塞外宾鸿来也,十里碧莲香满,
泽国蓼花红。
万象正萧爽,秋雨滴梧桐。
钓台边,人把钓,兴何浓。
吴江波上,烟寒水冷翦丹枫。
光景暗中催去,览镜朱颜犹在,
回首鹫巢空。
铁笛一声晓,唤起玉渊龙。
整首诗围绕秋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认知与哲学思考。
《水调歌头·一叶飞何处》的作者是?
A) 苏轼
B) 李清照
C) 葛长庚
D) 陶渊明
“西风”在诗中象征着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描绘的景象主要集中在哪一种自然环境?
A) 沙漠
B) 山川
C) 水泽
D) 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