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兰陵王》

时间: 2025-04-27 00:10:42

诗句

一溪碧。

何处桃花流出。

春光好,寻个□□,小小篮舆漫行适。

苍苔满白石。

涧底阴风凛栗。

疑无路,幽壑琮琤,峡转山回入林僻。

千峰呈翠色。

时亦有声声,樵唱渔笛。

忽然一树樱桃白。

又回头一顾,掀髯一笑,诗情酒思正豪逸。

虎蹄过新迹。

幂幂。

雾如织。

见异草珍禽,问名不识。

山灵勒驾雨来急。

欲游观未已,仆言日夕。

看来看去,似那里,似少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0:42

原文展示

兰陵王
葛长庚 〔宋代〕

一溪碧。何处桃花流出。春光好,寻个,小小篮舆漫行适。苍苔满白石。涧底阴风凛栗。疑无路,幽壑琮琤,峡转山回入林僻。千峰呈翠色。时亦有声声,樵唱渔笛。忽然一树樱桃白。又回头一顾,掀髯一笑,诗情酒思正豪逸。虎蹄过新迹。幂幂。雾如织。见异草珍禽,问名不识。山灵勒驾雨来急。欲游观未已,仆言日夕。看来看去,似那里,似少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碧绿的溪流,桃花从哪里流出呢?春光正好,我想寻一个小小的篮子,悠然漫行。青苔满布在白石上,涧底阴风凛冽,让人怀疑前方的路途。幽深的山谷里,流水声琮琤作响,峡谷转弯后又回到了林间的僻静之处。千峰呈现出翠绿的颜色,偶尔能听到樵夫的歌声和渔夫的笛声。忽然看到一树樱桃花盛开,回头一看,掀起胡须一笑,诗情与酒意正酣畅。虎蹄留下的新迹,薄薄的雾如织一般。看到各种稀奇的草和珍禽,却不知它们的名字。山灵催促着雨来得急切,想要游览观赏却未能如愿,我却说日间与夜晚都想看。看来看去,似乎在哪里都好像少室山。

注释

  • 兰陵王:古代传说的人物,代表着英俊与勇敢。
  • 篮舆:一种轻便的小车,适合在山间游玩。
  • 琮琤:形容水流的声音,清脆悦耳。
  • 樵唱渔笛:指樵夫和渔夫的歌声,体现自然生活的和谐。
  • 虎蹄:指猛兽经过留下的痕迹,象征自然的力量。
  • 少室:少室山,位于河南,风景秀丽,常被文人所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长庚,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山水景象抒发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的逃避。

诗歌鉴赏

《兰陵王》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以自然景色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刻感悟和细腻观察。诗中通过描写溪水、桃花、樱桃、青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春日氛围。诗人行走于山间,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生活的思考。

诗的开头“一溪碧”便以清丽的景象抓住了读者的目光,紧接着通过“何处桃花流出”引出对春天的思考,展现了春光的美好。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苍苔满白石”和“涧底阴风凛栗”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尤其是“千峰呈翠色”一句,突出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豪情。

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诗人不仅仅是一个观察者,更是一个参与者。他掀髯一笑,表达了内心的豪放与潇洒。诗中“虎蹄过新迹”,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对生命的思考。

总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溪碧:开篇用“一溪碧”描绘出清澈的溪水,象征着自然的纯净。
  2. 何处桃花流出:引发思考,桃花的来源增添了神秘感。
  3. 春光好,寻个,小小篮舆漫行适:表达了对春天游玩的渴望,篮舆象征着轻松愉快的旅行。
  4. 苍苔满白石: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静谧与岁月的痕迹。
  5. 涧底阴风凛栗:描绘了阴冷的风,增强了环境的层次感。
  6. 千峰呈翠色:展现了山的巍峨与翠绿,营造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雾如织”,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雾气的缥缈。
  • 拟人:山灵催促雨来,赋予自然以情感,增添了诗意。
  • 对仗:如“樵唱渔笛”,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着生命与灵动。
  • 桃花:代表春天与美好事物。
  • 樱桃:象征着甜美与希望。
  • 青苔:象征着岁月与自然的沉淀。
  • 山峰:象征着坚韧与壮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篮舆”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小车
    C. 一种植物

  2. “千峰呈翠色”中的“翠色”指的是什么?
    A. 蓝色
    B. 绿色
    C. 红色

  3. 诗中提到的“樵唱渔笛”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喧嚣
    B. 和谐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兰陵王》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侧重于水的流动与月光的照耀,而后者则更注重山的雄伟与春光的美好。两者在情感基调上都有对自然的赞美,但《兰陵王》更倾向于表现幽静的诗情,富有隐逸之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介绍宋代诗人的作品。
  • 《山水诗的艺术》 - 对山水诗的分析与评论。
  • 《古典诗词鉴赏》 - 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仙姿 怀同县宁仙霞调元 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南楼令 兰州过明肃王府旧址 南楼令 中秋莹园待月 南楼令 南楼令 南楼令 游冈山超峰寺 南楼令 闺怨 南楼令 壬辰立春 南楼令 寿陈县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醉怒醒喜 粝食粗餐 包字头的字 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温良俭让 镸字旁的字 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谯励 瓦字旁的字 神封 小字头的字 空城 刀鋋 正大不阿 鹤亦败道 执一无失 包含袅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包含隅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