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5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51:24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烟霄凝碧。问紫府清都,今夕何夕。桐阴下幽情远,与秋无极。念陈迹虎殿虬宫,记往事龙箫凤笛。露华冷,蟾光白。云影净,天籁息。知得。是蓬莱不远,身无羽翼。广寒宫舞彻霓裳,白玉台歌罢瑶席。争不思下界,有人岑寂。羡博望两泛仙槎,与曼倩三偷蟠实。把丹鼎,暗融液。乘云气,醉挥斥。嗟惜。但城南老树,人谁我识。
在烟雾缭绕的天空中,碧空凝重。我问紫府清都,今夜是什么夜晚?桐树阴影下,幽远的情思与秋天无尽交织。怀念曾经的虎殿虬宫,记得往昔的龙箫凤笛。露水寒冷,月光洁白。云影清净,天籁之音消失。我知道,蓬莱并不远,虽然我没有羽翼。广寒宫中舞蹈的霓裳,白玉台上歌声已罢,瑶席上又有谁在思念下界的寂寞?羡慕那两只仙舟在博望湖上漂浮,与曼倩一起偷取蟠桃。把丹鼎暗中融化液体,乘着云气,醉意挥洒。唉,惋惜那城南的老树,谁还记得我?
作者介绍:
葛长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神话元素,体现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瑶台月》创作于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交织之际。诗中描绘了月下的清幽夜景,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寻,以及对世事变化的无奈。
《瑶台月》是一首充满仙气的诗作,诗人在宁静的夜晚,借助月光与清风,展开了一幅迷人的仙境画卷。开头的“烟霄凝碧”便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通过对“紫府清都”的问询,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对曾经美好记忆的追忆,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感伤。这种情感在“争不思下界,有人岑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表达了对人间孤独的思考与不舍。
最后,诗人将视野从仙境收回,回到现实,流露出一丝惋惜与无奈,尤其是“但城南老树,人谁我识”,以老树比喻自己的孤独,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的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瑶台月》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思考,但前者更加强调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而后者则更多表现了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