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9:25
题慎言法师故房
作者: 储光羲 〔唐代〕
精庐不住子,自有无生乡。
过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
浮云归故岭,落月还西方。
日夕虚空里,时时闻异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空灵恬静的境界。诗人表达了对慎言法师的怀念,暗示法师的居所虽然没有人居住,但其境地却如同无生之乡般安宁。过路的行人又怎能理解这里的道理呢?就像那回旋的雁群一样,似乎在寻找归宿。浮云归向故乡的山岭,落月也向西方升起。每到日暮,虚空中总能嗅到那异香,仿佛在传递着某种深邃的情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储光羲,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流露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法师去世后,诗人怀念法师的居所,表达对法师精神世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自然循环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富有哲理的境界。诗人以“精庐不住子”开篇,点出法师的住所虽无人,却充满了无生的宁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后面的“过客知何道”,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俗人的无奈与思考,暗示了人对内心宁静与智慧的追求常常被外在世界所遮蔽。雁子的形象,既是一种自然的象征,也隐喻了人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
接下来的描写,“浮云归故岭,落月还西方”,将自然景物与时间的流逝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宇宙的循环,增强了诗歌的哲学深度。最后一句“日夕虚空里,时时闻异香”,则是诗人对这一境界的进一步升华,暗示着一种精神的愉悦与恬淡,仿佛在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应留意内心的声音,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法师的怀念,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精庐”是指什么?
A. 破旧的房子
B. 精致的房舍
C. 普通的住所
D. 高大的建筑
诗人通过“浮云归故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D.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日夕虚空里,时时闻异香”中的“异香”象征什么?
A. 自然的气息
B. 内心的愉悦
C. 生活的繁忙
D. 知识的获得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哲思。储光羲的作品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法师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宁静与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