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定林》

时间: 2025-05-02 17:44:25

诗句

定林青木老参天,横贯东南一道泉。

六月杖藜寻石路,午阴多处弄潺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4:25

定林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定林青木老参天,
横贯东南一道泉。
六月杖藜寻石路,
午阴多处弄潺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青葱的树林在阳光下显得苍翠挺拔,直入云天;有一条泉水流过,从东南方向蜿蜒而来。六月的阳光下,我拄着手杖,沿着石路漫步,午后的阴影中,水流在多处轻轻地嬉戏。

注释:

  • 定林:稳固的树林,暗示自然的宁静。
  • 青木:指青翠的树木,象征生机与活力。
  • 老参天:树木已经长得很高,直入苍天。
  • 杖藜:拄着拐杖,藜是指一种植物。
  • 潺湲:形容水流的声音,轻柔而悦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政治上推行新法,改革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在文学上,王安石以诗、文、词著称,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

创作背景:
《定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情感。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山川时所作,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诗歌鉴赏:

《定林》是一首生动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句中,作者通过“青木老参天”展现了树林的苍翠茂盛,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横贯东南一道泉”,描绘了泉水从东南流来,增添了动态的美感。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在夏日午后,寻石路而行的悠闲状态,以及在阴影处感受水流声音的惬意。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而诗中隐含的情感,则是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沉醉。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定林青木老参天:树林稳固,树木高大,表明自然的力量。
  • 横贯东南一道泉:一条泉水从东南方向流过,增添了景色的生动性。
  • 六月杖藜寻石路:在六月的炎热中,诗人拄着手杖,悠然自得地走在石路上。
  • 午阴多处弄潺湲:午后的阴影中,水流发出悦耳的声音,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林比作稳固的存在,象征坚韧。
  • 拟人:水流在“弄潺湲”,赋予水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体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木:象征生命、青春和活力。
  • 泉水:代表清新、流动和生命之源。
  • 杖藜:象征作者的从容与淡泊。
  • 潺湲:水流的声音,传递出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定林青木老参天”中的“青木”指的是什么?

    • A. 老树
    • B. 青翠的树木
    • C. 参天的大树
    •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泉水来自哪个方向?

    • A. 西北
    • B. 东南
    • C. 北方
    • D. 西南
  3. “杖藜”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年轻
    • B. 从容与淡泊
    • C. 旅行
    • D. 健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临安邸》 by 林升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定林》与王维的《终南山》在描绘自然景色上都有独特的风格,王安石侧重于生机和动态,而王维则更偏向于静谧和哲思。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永遇乐(己未元夕) 沁园春·笑指颓龄 踏莎行 八用喜雨韵三首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 祝英台近 九十用喜雪韵四首 青玉案(己未三月六日四明窗会客) 朝中措(五用韵戏呈) 喜雪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运开时泰 包含怡的成语 先祖 今日有酒今日醉 寓言十九 行住坐卧 退息 曰字旁的字 包含净的词语有哪些 跨据 彐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贞模圣表 包含剪的词语有哪些 旌戟 万口一谈 广字头的字 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