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0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03:23
游东山寺
作者: 韩缜 〔宋代〕
久有东林约,因乘暇日游。
眼明初出郭,神王欲凌秋。
野旷骞孤隼,江清飏远鸥。
近山青嶂合,多稼绿云浮。
鸡犬声相接,沟塍水乱流。
度桥喧从骑,环树转鸣驺。
问俗惊尧壤,寻僧到活洲。
深沈开宝闼,磅礴左车右尼华辀。
像设严珠殿,经声隐绛帱。
仰看香刹直,徐步画廊修。
遇物皆周览,逢轩即少留。
前庭初显豁,后径转深幽。
野岭苍筠丽,霜枫赤叶稠。
隔墙闻好鸟,循沼玩游倏。
翠干棕缠剥,红芒稻半收。
凌虚登陛道,匝境对岭楼。
暗谷藏危栈,平沙际别州。
川原同聚沫,身世剧浮鸥。
回首飘乡思,临尊浣客愁。
清闲资善奕,决胜在冥搜。
影动稂苴表,风生曲逆筹。
归鞍不敢缓,斜日照文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韩缜在东山寺游玩的情景和感受。诗人回忆已久的东林约定,趁着闲暇的日子游览这里。刚走出城郭,眼睛明亮,心情愉悦,仿佛想要飞升到秋天的天空。广阔的野外孤雏展翅,江水清澈,远处的海鸥在飞翔。近山环绕,苍翠的山峦中,云彩漂浮,田间绿意盎然。鸡犬相闻,田间小溪潺潺流动。骑马过桥,声响不断,环绕树木的马车轻声鸣叫。询问乡俗,惊动了尧天舜日,寻找僧人来到活洲。深邃的宝闼开启,磅礴的车辇和华丽的尼服在左右。佛像庄严,珠饰华丽,诵经声隐约在绛帷之中。仰望香火缭绕的寺庙,缓步走在画廊中。所见之物尽收眼底,遇到轩廊便少停留。前庭初显开阔,后面的道路则更加幽深。野岭苍翠的竹林美丽,霜打的红枫叶密集。隔着墙壁听到鸟儿歌唱,循着水边游玩时光。翠绿的树干缠绕,红色的稻谷刚刚收成。登上高台,四周的景色与山岭相对。暗谷中藏着危险的栈道,平沙之中隔着不同的州。江河川原上的水波聚集,人生如同浮云。回头望去,思乡之情浮现,临近尊贵的客人也感到忧愁。清闲的生活是善于下棋的人所享,决胜的关键在于深思熟虑。影子在草丛中摇动,风在逆着方向吹动棋子。归鞍不敢停留,斜阳照耀着文人的心情。
韩缜,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致和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多描写游览和思乡,兼具清雅与深沉。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东山寺的向往与游览的真实体验。在闲暇时光中,诗人通过游历自然,抒发心中对生活、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
《游东山寺》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作。整首诗以游东山寺为主线,描绘了诗人在游玩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诗人展现了东山的秀丽景色和宁静气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愉悦。
诗中开篇即以“久有东林约”引出游览的缘由,接着描绘了初出城郭的清新感受,紧接着通过“野旷骞孤隼,江清飏远鸥”展现出辽阔的自然景观,孤独的猎鹰与飞翔的海鸥,象征着自由与孤独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在描述寺庙时,诗人用“深沈开宝闼,磅礴左车右尼华辀”展现出寺庙的庄严与气势,结合“经声隐绛帱”的细腻刻画,进一步突显了宗教的神秘感和文化的厚重感。
诗的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比“川原同聚沫,身世剧浮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回首往昔思乡之情愈加浓烈,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情感涌动。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韩缜的文学才华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东山寺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气息,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得到的心灵慰藉。
选择题: 诗中“眼明初出郭”描绘了什么场景?
填空题: 诗中的“孤隼”象征着__。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鸡犬声相接”表达了城市的喧嚣。 (正确 / 错误)
以上是对《游东山寺》的详细解析和赏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