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5:15
唐蒙论巴蜀,通道至卭僰。列郡徼西南,夷居半岩壁。
唐蒙谈论巴蜀之地,通往卭和僰两郡。各个郡县分布在西南边陲,夷族人居住在半山岩壁之中。
唐蒙是汉代的一位著名使者,他的事迹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他在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中,展现了汉朝对边疆地区的重视与了解。诗中提到的巴蜀地区,文化丰富,地理复杂,象征着多元文化的交融。
韩缜,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及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生活的哲理。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稳定、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巴蜀地区的地理与人文,表达对边疆少数民族与汉文化交融的思考。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巴蜀地区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诗开篇即提到唐蒙,暗示了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展现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巴蜀的地理环境被细致描绘,诗句中提到的“列郡”与“夷居”,不仅描绘了区域的分布,也隐喻了文化的多样性。在这片土地上,汉族与夷族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诗中以“半岩壁”作为结尾,突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居住形态的影响,展现了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依赖。
整首诗探讨了文化交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唐蒙是哪个朝代的使者?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夷居半岩壁”中的“夷”指的是哪类人?
A. 汉族
B. 外族或少数民族
C. 官员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地区?
A. 江南
B. 巴蜀
C. 北方
答案:
可以将韩缜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进行对比,二者都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人文情感,但韩缜更侧重于地理文化的交融,而王维则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