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3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33:58
返照入江渚,长林树欲曛。
晚钟催晓月,宿鸟度归云。
远近蝉声乱,微茫曙色分。
初秋迎爽气,遥望有馀欣。
夕阳的余晖洒在江边,长长的树林中树影渐渐模糊。
傍晚的钟声催促着清晨的月亮,归巢的鸟儿飞过云层。
远近的蝉声此起彼伏,微弱的曙光逐渐分开。
初秋的清爽气息迎面而来,远望中令人心生欢喜。
蒋仕登,生活于清代,字子昇,号梅溪,江苏人。其诗以清丽见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竹溪寺晚眺》创作于清代某个秋季的黄昏,诗人站在竹溪寺内遥望周围的景色,感受初秋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竹溪寺晚眺》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晚秋时分的自然景象及诗人的内心感受。开篇“返照入江渚,长林树欲曛”,描绘了夕阳的余晖洒在江边沙洲的美丽景象,树木的影子在光线的变化中逐渐模糊,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接着“晚钟催晓月,宿鸟度归云”,晚钟声响起,宛如在催促着清晨的月亮,归巢的鸟儿穿越云层,形成了一幅安静和谐的画面,既有时空交错的感觉,又增添了一种孤寂的美感。此时,诗人似乎在思索生命的意义,感慨时光的流逝。
“远近蝉声乱,微茫曙色分”,则表现了秋天的蝉鸣声此起彼伏,暗示着生命的喧嚣与静谧的对比,微弱的曙光开始显现,代表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寓意希望与生机。
最后一句“初秋迎爽气,遥望有馀欣”,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整体来看,诗歌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细致的描写与情感的渗透,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的宁静与愉悦,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诗中“返照入江渚”是指什么?
A. 夕阳的光辉洒在江边
B. 月亮照在江面
C. 星星映在水中
“宿鸟度归云”中的“宿鸟”是指什么?
A. 归巢的鸟
B. 在树上休息的鸟
C. 刚刚起飞的鸟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欣赏?
A. 城市的繁华
B. 自然的美景
C. 人生的繁杂
《竹溪寺晚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但前者侧重于黄昏的宁静与生命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加强调山中生活的恬静与思乡之情。在意象运用上,两者都善于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情感,但风格各有不同,前者清丽,后者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