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无题》

时间: 2025-04-30 15:53:15

诗句

儒生作计太痴呆,业在毛锥与砚台。

问字昔人皆载酒,写诗亦望买鱼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53:15

原文展示:

无题
儒生作计太痴呆,
业在毛锥与砚台。
问字昔人皆载酒,
写诗亦望买鱼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书生们的谋划实在太过愚钝,他们的事业只在毛笔和墨砚之间。问起古人,大家都是借酒写字,而如今写诗的人却希望通过诗歌来换取鱼货。

注释:

  • 儒生:指读书人,特别是士人。
  • 作计:谋划、打算。
  • 痴呆:愚蠢、笨拙。
  • 毛锥:毛笔,古代书写工具。
  • 砚台:砚,磨墨的器具。
  • 问字:询问写字的事。
  • 载酒:饮酒作乐。
  • 写诗:作诗,创作文学作品。
  • 买鱼:用诗歌换取食物,暗指现实的物质追求。

典故解析:

“昔人皆载酒”可以理解为古人常常借酒抒怀,表现出一种潇洒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与批判当代人生活方式的矛盾心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唐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以其诗词、书画闻名于世,个性洒脱、风流倜傥。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寅人生较为坎坷的时期,诗中反映了他对士人生活和理想的思考,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古人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儒生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生活时的无奈与愚笨。诗人以轻松调侃的语气,表达了对当代读书人只沉迷于书本而忽视生活实际的批评。开头的“儒生作计太痴呆”直接点出其主题,展现出一种对书生的讽刺。接着提及毛笔与砚台,象征着传统读书人的生活状态,但这种状态又显得过于狭隘。最后一句中的“写诗亦望买鱼来”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表达了诗人对诗歌价值的思考,似乎在讽刺那些将诗歌视为谋生工具的世俗心态。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语言上却透着深邃的哲理,表现出唐寅对儒家理想与现实生活的思考。这种反思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烦恼与追求,也折射出明代士人普遍的困境与迷茫。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儒生作计太痴呆”:指出读书人过于痴迷于书本知识,缺乏实际生活的智慧。
    • “业在毛锥与砚台”:强调他们的事业局限于书写与研墨,缺乏实质性的追求。
    • “问字昔人皆载酒”:古代文人多以酒会友,借酒抒怀,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写诗亦望买鱼来”:讽刺一些人将诗歌视为谋生的手段,失去了其本来应有的艺术价值。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古人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对比,增强了讽刺效果。
    • 采用了隐喻,毛笔与砚台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局限。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分子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毛锥与砚台: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工具,代表了知识分子的书卷气和生活方式。
  • :象征着古人洒脱的生活态度,暗示着诗歌创作应有的自由与随性。
  • :象征着物质生活的追求,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儒生作计太痴呆”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读书人的聪明才智
    • B. 读书人的愚笨和局限
    • C. 读书人的生活态度
  2. “问字昔人皆载酒”中的“载酒”指的是什么?

    • A. 古人饮酒作诗
    • B. 古人醉酒忘忧
    • C. 古人以酒为生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唐寅这首诗更加强调了对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现一种洒脱与豪放的精神状态。两者都涉及到饮酒与诗歌,但表现的情感与态度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寅诗文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和花庵 中秋月 游鄠山诗十二首 游紫阁山 题淮南寺 郊行即事 春日偶成 淮亭吟 题东山子李適碑阴二首 比干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泄不透 包含玺的词语有哪些 盲人瞎马 颠搭 面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龙鹄 尽盘将军 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合而为一 雷同 工字旁的字 言与心违 米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杏林 包含屎的成语 弛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