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0:2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0:21:56
拔嶂悬泉隔世嚣,层楼曲阁倚云霄。
赏春合有溪堂约,侵晓行过独木桥。
在高耸的山峦中,悬挂的泉水将世间的喧嚣隔绝;
层层楼阁和曲折的廊道依偎在云霄之上。
春天的美景,正好让我与溪边的凉亭约定,
清晨时分,我独自走过那座小木桥。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反映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以才情出众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画与花鸟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明代,反映了唐寅在游览山水时的所感所思,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人世喧嚣的逃避。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通过“拔嶂悬泉隔世嚣”一句,诗人将自然的宁静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接着,通过层楼与曲阁的描绘,展现出山中建筑的灵动与优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两句“赏春合有溪堂约,侵晓行过独木桥”,通过约定与晨行的细节,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唐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隐逸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