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8:47
花开烂漫月光华,
月思花情共一家。
月为照花来院落,
花因随月上窗纱。
十分皓色花输月,
一径幽香月让花。
花月世间成二美,
傍花赏月酒须赊。
花开得如此烂漫,月光照耀着它的华丽,
月亮和花儿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似乎是一家人。
月亮在院落中照耀着花朵,
花儿仿佛随月光而上了窗纱。
皓洁的月光映衬着花儿的美丽,
幽香的花香伴随着明月。
花与月在这个世界上形成了两种美,
在花下赏月,喝酒时却要赊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涉及的“花”和“月”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美好、浪漫的情感。花与月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表达思念与情感,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作者介绍: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个性洒脱,才华横溢。他的诗词多描写风景和人情,兼具雅致与幽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寅的晚年,可能与他对花月之美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思考有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雅士常常聚会赏花饮酒,抒发情感,追求生活的美好。
唐寅的《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其九》是一首描绘花与月的诗歌,贯穿着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花与月的意象交替出现,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开篇以“花开烂漫月光华”引入,生动地描绘了花与月的美丽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月思花情共一家”表达了花与月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自然现象的交融,也是情感的寄托。
后半部分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花与月的相互映衬,“十分皓色花输月,一径幽香月让花”展示了月光的皎洁与花香的芬芳,二者交相辉映,形成了和谐美丽的画面。最后一句“傍花赏月酒须赊”则引出了生活的哲理,饮酒赏景的美好时光往往需要时间的积累。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融了自然与人文,情感上则在娓娓道来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唐寅作为文人雅士的深厚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与月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生活情趣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花与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意象,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情感的寄托。它们承载着文人墨客的情感,成为抒情的载体。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与“月”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现象
B. 爱情与思念
C. 时间的流逝
D. 生活的无奈
诗中的“酒须赊”意味着什么?
A. 酒很便宜
B. 生活需要积累
C. 饮酒是一种奢侈
D. 诗人不喜欢喝酒
下面哪一句表现了花与月的关系?
A. 花开烂漫月光华
B. 月思花情共一家
C. 一径幽香月让花
D. 花因随月上窗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唐寅的《花月吟》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在意象上都有花与月的描绘,但唐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苏轼则在更广泛的情感上进行抒发,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