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有交师辇下》

时间: 2025-04-30 22:12:28

诗句

滤罗閒佩氎巾轻,秋籁随身指去程。

辇下大僚多好事,退朝谁着道衣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2:28

原文展示:

送有交师辇下
作者: 林逋 〔宋代〕

滤罗閒佩氎巾轻,
秋籁随身指去程。
辇下大僚多好事,
退朝谁着道衣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的情感。诗人身着轻盈的罗衣,佩戴着轻巧的饰品,随着秋风的声音,指引着行程。在辇下,许多官员聚集在一起,讨论着美好的事情,而在退朝之后,又有谁穿着道袍来迎接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滤罗:一种轻薄的丝织品,形容衣服轻盈。
  • 氎巾:一种细巧的头巾或腰巾。
  • 秋籁:秋天的风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辇下:皇帝或大官的车子下面,指在朝廷或权力中心附近。
  • 大僚:指高级官员。
  • 道衣:道士的服装,象征着道教文化。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道衣”与道教文化紧密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中道教的影响。道教士人通常被视为清净无为的象征,与世俗权力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寒山,宋代诗人和词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政治环境动荡,官场复杂。诗人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官场事务的淡漠。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展现了林逋对送别场景的细腻观察。开头两句,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己轻盈的装扮和随风而来的秋日气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这种轻盈不仅是衣物的特质,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和洒脱。

中间两句则转向对官场的观察,提到“辇下大僚多好事”,表现了官员们的忙碌和对美好事务的追求,但这种美好在诗人眼中似乎显得空洞。最后一句“退朝谁着道衣迎”,更是将诗人的态度表露无遗,表达了对世俗权力的无所谓和对道教清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构建了一种清雅、高远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与对世事的冷漠,体现了林逋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滤罗閒佩氎巾轻:诗人穿着轻薄的罗衣,佩戴着轻巧的头巾,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2. 秋籁随身指去程:秋风的声音伴随着他,仿佛在指引着前行的方向,暗示时间的流逝。
  3. 辇下大僚多好事:在皇帝的辇下,许多官员聚集,讨论着美好的事情,反映了官场的繁忙与热闹。
  4. 退朝谁着道衣迎:退朝后,谁会穿着道袍来迎接,表明对世俗权力的冷淡与对道教清净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滤罗”和“氎巾”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秋风比作指引,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
  • 象征:道衣象征着道教文化,代表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与对官场事务的淡漠,展现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滤罗:象征轻盈与自由。
  • 秋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
  • 道衣:象征道教的清净与世俗的对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滤罗”指的是?
    A. 重厚的衣物
    B. 轻薄的丝织品
    C. 皮革制品
    D. 绒毛服装

  2. 诗人通过“退朝谁着道衣迎”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官场的向往
    B. 对道教的追求
    C. 对世俗权力的冷淡
    D. 对友人的热爱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对比林逋的《送有交师辇下》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涉及送别主题,但林逋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在对友人的送别中融入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历史的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林逋诗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梦玉人引 梦玉人引 梦玉人引 楼望 梦玉人引 为吴小钝画慧因绮梦图 梦玉人引 梦玉人引 金人捧露盘 王文安公墓瓦俑,以宋绍兴八年葬,去今七百六十二年出土 金人捧露盘·下明光 金人捧露盘 抹丽 金人捧露盘 黄蔷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盘游饭 柔抚 魚字旁的字 微波粼粼 寒木春华 面字旁的字 完陈 言字旁的字 花枝招颭 机关算尽 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包含寞的词语有哪些 封嵎 翼翼飞鸾 龠字旁的字 万马齐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