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僧之京师》

时间: 2025-05-02 20:21:46

诗句

皇城十二衢,埃尘满香裓。

何以待归期,山中桂花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1:46

原文展示:

送僧之京师
作者: 林逋 〔宋代〕

皇城十二衢,埃尘满香裓。
何以待归期,山中桂花色。

白话文翻译:

送别僧人去京城,
皇城的街道上尘埃满布,
我用什么来等待归期呢?
山中的桂花盛开,香气扑鼻。

注释:

  • 皇城: 指京城,即宋代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 十二衢: 指的是皇城的街道,古时城市的街道往往以“衢”来称呼,十二衢即为许多条街道。
  • 埃尘: 指尘土和烟雾,象征繁华都市的喧嚣与烦扰。
  • 香裓: 指香气的衣服,通常用来形容香气扑鼻的感觉。
  • 桂花: 一种香气浓郁的花,常用于描写秋天的美好景象。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桂花”常常与中秋节相联系,象征团圆和思念。桂花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作象征美好的事物,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林逋(967-1028),字景熙,号称“梅妻鹤子”,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林逋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林逋送别一位僧人前往京城时所作,反映了作者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感慨与对山中清幽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送僧之京师》是林逋的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通过对京城与山中景色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都市喧嚣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篇以“皇城十二衢”描绘出都城的繁华与忙碌,紧接着用“埃尘满香裓”来表现城市中的污浊与纷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诗人转而思索归期,表达出一种期待和思念的情感,这种情感随着“山中桂花色”的提及而愈加浓烈,桂花的香气不仅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林逋诗风的清新和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皇城十二衢: 描绘京城的繁华,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
    • 埃尘满香裓: 表现出城市的喧嚣与污染,与前句形成对照。
    • 何以待归期: 表达诗人对归乡的期待与迷茫,隐含对故乡的思念。
    • 山中桂花色: 以桂花色作为自然之美的象征,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京城的繁华与山中的宁静)、比喻(桂花色象征美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 皇城: 象征繁华、权力与喧嚣。
  • 桂花: 象征自然的美好、清新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皇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南京
    • B. 汴京
    • C. 杭州
  2. 桂花象征着什么?

    • A. 忧愁
    • B. 美好与宁静
    • C. 财富
  3. 诗中描述的生活状态是:

    • A. 繁华喧嚣
    • B. 清幽自然
    • C. 忧伤孤独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林逋的《送僧之京师》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林逋更侧重于对都市生活的反思,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安宁。

参考资料: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林逋研究》
  • 《古代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查询

霜柏亭试墨 郡斋水阁闲书·亭馆 又送刘著作 依韵和图南五首·金牛相别呈诚之 和陈基载大雨 张净琬 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守居园池杂题·蓼屿 普州三亭·碧崖亭 送李道士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谨细 贳死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 襧旌 丹漆随梦 玄字旁的字 声势赫奕 艮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济河焚舟 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心膂股肱 鬼目粽 解放社 包含忱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