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7:00
送闻义师谒池阳郡守
作者:林逋 〔宋代〕
渺渺大江流,沿洄过几州。
登舻忽此别,振锡未尝游。
九子寻真界,千兵见假侯。
松枝谈妙字,铃阁想迟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送别之情。大江浩浩荡荡,流经几座州府。在船上与朋友道别,心中感慨万千。虽然我没有真正游历过这片水域,但心中向往已久。九个子弟寻求真理的境界,千军万马却对虚假的侯爵感到失望。松树的枝条上谈论着深奥的字句,铃阁的回响让我想要在此多留片刻。
“九子寻真界”中的“九子”可能指的是道教中追求理想境界的修士,传递出一种追求真理和理想的精神。“千兵见假侯”则可能反映出对虚假权威的否定。这些典故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熙,号云溪,晚号梅溪,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因其高洁的品格与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
本诗创作于林逋与友人分别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之情。在当时,士人的交往多以书信和送别诗的方式进行,表现出他们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送闻义师谒池阳郡守》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大江的浩荡与离别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的前两句“渺渺大江流,沿洄过几州”,用广阔的江河来象征友谊的绵延与无尽,给人以开阔的视觉联想。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离别时的怅然与对未来的思考,尤其是“登舻忽此别,振锡未尝游”,将离别的瞬间与未曾游历的遗憾交织在一起,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后两句“九子寻真界,千兵见假侯”则引入了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追求真理与虚假权威的反思,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望。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使得离别的情感在更深层次上得以升华。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同时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表现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中提到的大江象征什么?
“九子”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振锡”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