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3:45
送思齐上人之宣城
林逋 〔宋代〕
林岭蔼春晖,程程入翠微。
泉声落坐石,花气上行衣。
诗正情怀澹,禅高论语稀。
萧闲水西寺,驻锡莫忘归。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山林景色,阳光洒在山岭上,层层叠叠的青翠中小路延展而入。泉水从石头上流下,发出清脆的声响,花香飘散,飘到衣袍上。此刻诗人的情怀淡泊,正适合吟咏,而高深的禅理却鲜有人谈论。在宁静的水西寺中,希望你能在此驻足,不要忘记归去的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水西寺”可能指代某个实际存在的寺庙,常被文人所提及,象征着清净和隐逸的生活。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仁,号孤山,宋代文学家、诗人,以其高洁的情操和淡泊的生活态度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常反映出对禅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林逋送别好友思齐上人前往宣城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山水禅意的向往。诗中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
《送思齐上人之宣城》是一首风格清新、情感深邃的送别诗。诗的开头用“林岭蔼春晖”描绘了春日的山林景象,阳光洒在青翠的山岭上,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泉声落坐石”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声音与静谧的环境,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的心境。此时,花香飘散,仿佛与诗人心中的情感相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反思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认为“诗正情怀澹,禅高论语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和哲理的思考,强调了内心的淡泊和禅理的深邃。在这里,诗人将自己与世俗的喧嚣隔离开来,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最后一句“驻锡莫忘归”则是对友人的期许,提醒他在修行的同时,不要忘记归家的路。这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坚守,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林逋高洁的情操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淡泊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友谊的深刻理解。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传达出内心的清净和宁静,同时也提醒友人要珍惜归途,寓意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泉声落坐石”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石头上的泉水声
B. 花香飘散
C. 人们的欢笑
“驻锡莫忘归”是什么意思?
A. 不要忘记回家
B. 停留在寺庙
C. 继续修行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林逋的《送思齐上人之宣城》和王维的《山中送别》,两首诗都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送别的情感,但林逋更强调内心的淡泊和修行之路,而王维则更多展现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两位诗人的风格各有千秋,均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