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3:37
少小从军事袴鞾,只今庙算主通和。
胡来复去兔三窟,民散未收蜂一窝。
病觉风光于我薄,老知书册误人多。
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壮志蹉。
我年轻时就参与军旅生涯,如今才明白庙堂之中权谋的复杂。
外族来袭反复无常,百姓却依然流离失所。
生病时才意识到自己对美好风光的感受是多么微薄,
年老时才知道那些书本知识对人帮助有限。
我所说的罪名被深深埋藏,我只能自嘲曾经的壮志未能实现。
“庙算”出自古代对君主和谋士进行策略分析的场所,反映了政治权谋的复杂性。“兔三窟”则源于古代兔子为了躲避敌人而挖掘多个洞穴,象征着危机感和防备意识。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文赋,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战乱时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反映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失落。
刘克庄的《再和二首》展现了他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开篇以“少小从军事袴鞾”引入,表现年轻时的军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接着通过“胡来复去兔三窟”描绘了北方民族的侵扰与百姓的苦难,深刻揭示了战乱给民众带来的伤害。同时,诗人在“病觉风光于我薄”中感叹自己对美好事物感受的不足,体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在“老知书册误人多”中达到高潮,表达了对书本知识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最后一句“自笑狂生壮志蹉”则是自嘲,表现了对自身经历的消极评价,增强了整首诗的悲剧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个人经历与国家大势的结合,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与无奈,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测试:
“少小从军事袴鞾”中“袴鞾”指的是什么?
诗中“兔三窟”比喻了什么?
诗人对书本知识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