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顾监丞》

时间: 2025-04-26 00:33:18

诗句

呷州鼓吹迓前茅,几载疮痍变乐郊。

黎母盗清民有犊,佽飞士勇海无蛟。

安排循吏添新传,检点耆英少故交。

欲发幽潜慰冥漠,自惭笔砚暮年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3:18

原文展示:

呷州鼓吹迓前茅,几载疮痍变乐郊。
黎母盗清民有犊,佽飞士勇海无蛟。
安排循吏添新传,检点耆英少故交。
欲发幽潜慰冥漠,自惭笔砚暮年抛。

白话文翻译:

在呷州的鼓乐声中欢迎前来的茅官,经历了数年的痛苦如今已变得欢快。黎母(指黎族)盗取了清白的百姓的孩子,勇敢的士兵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无所畏惧。安排新任的循吏,希望能带来新的传说,审核年长的名士,减少与他们的交往。想要发出隐匿的情感,安慰那遥远的黑暗,却为自己晚年的书法和笔墨感到羞愧。

注释:

  • 呷州:地名,可能代指某个地方。
  • 鼓吹:古代乐器,指用乐器演奏的音乐。
  • 黎母:指黎族的母亲,可能暗指某种社会状况。
  • 佽飞士:勇敢的士兵,形容他们的勇气和气概。
  • 循吏:指循规蹈矩的官吏。
  • 耆英:年长的有德之士。
  • 幽潜:隐秘而深沉的情感。
  • 冥漠:黑暗而空旷的地方。

典故解析:

“黎母盗清民有犊”中的“黎母”可能寓意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反映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与痛苦。此处的“清民”则象征无辜的人民,强调了社会的压迫与不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子长,宋代诗人,主攻诗词,风格豪放,常以抒怀为主。其作品多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动乱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不公的强烈反感。诗中通过描写社会的痛苦与士人的勇气,传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望与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挽顾监丞》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社会批判的古诗。诗人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描绘,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冀。开篇以“呷州鼓吹”引入,描绘了当时的欢庆场景,似乎与诗人内心的痛苦形成了鲜明对比。接着提到“黎母盗清民有犊”,揭示了社会动荡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展现了人们在苦难中的挣扎与生存。诗中“佽飞士勇海无蛟”形象地表现了士兵们的勇敢与坚韧,强调了在逆境中人们展现出的不屈精神。

随后,诗人提到“安排循吏添新传”,表达了对新政的期待和对旧交的淡漠,显得格外清醒与理智。最后一句“自惭笔砚暮年抛”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自我怀疑,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艺术创作的无奈感。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社会的批判,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折射出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呷州鼓吹迓前茅:描绘热闹的场景,暗示一种欢庆的氛围。
  2. 几载疮痍变乐郊:回顾过去的苦难与现在的欢乐形成对照,表达历史的变化。
  3. 黎母盗清民有犊:揭示社会动荡对无辜者的影响,反映社会的不公。
  4. 佽飞士勇海无蛟:表现士兵们在逆境中的勇气,象征希望与战斗精神。
  5. 安排循吏添新传:期待新官能带来改变,反映对政治的关注。
  6. 检点耆英少故交:表达与老朋友的疏远,强调人生的无常。
  7. 欲发幽潜慰冥漠:想要表达内心的情感,却感到无奈。
  8. 自惭笔砚暮年抛:自我反思,对晚年创作能力的怀疑,流露出对时间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无蛟”比喻勇士无所畏惧。
  • 对仗:如“安排循吏添新传,检点耆英少故交”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情感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的挣扎,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人既关注社会的苦难,又对个人的创作能力产生了忧虑,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

意象分析:

  • 鼓吹:象征欢乐与庆典,但又与内心的痛苦形成对比。
  • 黎母:代表着动荡不安的社会,象征无辜者的苦难。
  • 佽飞士:勇敢的士兵,象征着希望与坚韧。
  • 笔砚:象征诗人的创作与艺术,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黎母”指的是: A. 一个具体的人物
    B. 一个象征无辜者的形象
    C. 一座城市

  2. “自惭笔砚暮年抛”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社会的批判
    B. 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我怀疑
    C. 对友谊的珍惜

  3. 诗中“佽飞士勇海无蛟”中的“勇”字表现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士兵勇气的赞美
    C. 对战争的厌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挽顾监丞》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描绘了社会动荡中的人们,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亡与人民的苦难。这种比较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的生平与作品研究

以上信息为《挽顾监丞》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景州开福寺塔 好事近 题画为友人作 其二 移居呈左虞四首 其三 自崇仁趋新淦凡四夕乃至一寓道观三止僧舍 泊舟大同山溪间诸生闻之有挟册来寻者 候官黄孝子兰坡 其一 感遇十章三十初度作 其一 减字木兰花 寄巧先二阕 其一 记万载风俗三绝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邑字旁的字 口蜜腹剑 收讫 息脚 老街旧邻 大山小山 云兜 鉽鏂 黹字旁的字 十磨九难 尽节死敌 黽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盼眄 口字旁的字 包含硎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