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44
原文展示:
尚记诸贤聚本朝,当时君相急旁招。
箫韶九奏凤谐乐,金弹一声莺下乔。
彊项昔尝攀殿槛,饥肠今欲把憎瓢。
蚤知不得文章力,却悔从初夺锦标。
白话文翻译:
我仍记得众贤聚集在朝堂,那时君主与相国急于招揽人才。
悠扬的箫声和谐地奏响,仿佛凤凰在歌唱,金色的乐器声响起,黄莺从树梢飞下。
我曾经力争攀登殿阁,如今却因饥饿而想要用憎恨的心态去求食。
早知无法在文才上有所成就,真后悔当初错失了夺取锦标的机会。
注释:
- 尚记:仍然记得。
- 诸贤:众多贤士。
- 本朝:指当时的朝代。
- 君相:君主与相国。
- 箫韶:古代的乐器,象征音乐的雅致。
- 凤谐乐:形容音乐优美。
- 金弹:金制乐器,象征华丽。
- 彊项:强壮的脖子,常用来比喻有志之士。
- 攀殿槛:形容追求高官显贵。
- 憎瓢:对食物的厌恶,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心态。
- 蚤知:早知道。
- 夺锦标:指获得荣誉或第一名。
典故解析:
- “箫韶九奏”:取自《诗经》,象征着和谐美好的音乐,说明当时的盛世气象。
- “凤”:在中国文化中,凤凰象征着高贵与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廷璧,号独醒,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文,尤以豪放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政治变动频繁之时,诗人感慨自身才能未能施展,表达对过去机会的惋惜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五和二首》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当年盛况的怀念和对自己未能成就的遗憾。诗中用“尚记”开篇,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怀旧的氛围,接着描绘当时贤士聚集、君主招揽人才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政治的繁荣与人才的渴望。而在描绘音乐的优雅后,诗人转而表达自己曾经的雄心与如今的失落,形成鲜明的对比。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音乐和自然,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尚记诸贤聚本朝”:诗人回忆当年众多贤士汇聚在一起,暗示了当时人才济济的局面。
- “当时君相急旁招”:君主与相国都急于招揽人才,显示出政治的重视与渴求。
- “箫韶九奏凤谐乐”:音乐声响起,营造出一种美好和谐的氛围。
- “金弹一声莺下乔”:描绘乐器发出的声音,使得黄莺从高树上飞下,象征着音乐的吸引力。
- “彊项昔尝攀殿槛”:表现出诗人曾有的奋斗精神与追求。
- “饥肠今欲把憎瓢”:如今却因生活困顿而感到不满与无奈。
- “蚤知不得文章力”:早知无法成就文采,反映出一种自省的情绪。
- “却悔从初夺锦标”:对错失机会的悔恨,点出诗人内心的懊悔与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君相”与“旁招”形成对比。
- 比喻:将乐器的声音与自然相结合,增强了诗的音乐性与画面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箫韶:象征着音乐的高雅与文化的繁荣。
- 凤凰: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与高尚的理想。
- 黄莺:象征着自由与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哪些人聚集在一起?
A. 诗人 B. 君主 C. 贤士
-
“箫韶九奏”中的“箫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舞蹈 C. 一种饮品
-
诗人对自己未能成就的情感是什么?
A. 高兴 B. 遗憾 C. 冷漠
答案:1-C,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过去的怀念。
- 《春望》(杜甫):反映了对国家与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五和二首》均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思念,但前者更具个人情感,后者则包含了对社会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详细收录了宋代的诗人及其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分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