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癸亥秋行县夜寓下生院倦甚慨然有归欤之兴戏》

时间: 2025-08-02 01:55:59

诗句

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

青山得去且归去,谋生待足何时足。

林间招提金碧开,门外过客谁能来。

桂花落尽无人问,古墙秋迳生青苔。

旧山泉石故应好,菟裘不营亦可老。

此身已与三径期,未分渊明迹如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1:55:59

原文展示:

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 青山得去且归去,谋生待足何时足。 林间招提金碧开,门外过客谁能来。 桂花落尽无人问,古墙秋迳生青苔。 旧山泉石故应好,菟裘不营亦可老。 此身已与三径期,未分渊明迹如扫。

白话文翻译:

何必追求显赫的地位,不愿佩戴华丽的玉佩。 青山若能离开就离开,谋生何时才能满足。 林中的寺庙金碧辉煌,门外的过客谁能来此。 桂花落尽无人问津,古墙下的秋径长满青苔。 旧山的泉水石头应该很好,不需经营也能安享晚年。 此生已与隐居的愿望相约,未曾像陶渊明那样彻底隐退。

注释:

  • 轮拥朱:指乘坐装饰华丽的车子,象征显赫的地位。
  • 佩悬玉:佩戴玉佩,象征贵族身份。
  • 招提:指寺庙。
  • 菟裘:指隐居的生活。
  • 三径:指隐居的地方。
  • 渊明: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黄公度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简朴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淡泊名利、向往隐居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简朴生活的渴望。诗中“青山得去且归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而“桂花落尽无人问”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诗词解析:

  • 首句“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 “青山得去且归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 “林间招提金碧开”描绘了寺庙的辉煌,但“门外过客谁能来”却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
  • “桂花落尽无人问”和“古墙秋迳生青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感和对自然的亲近。
  • “旧山泉石故应好”和“菟裘不营亦可老”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此身已与三径期,未分渊明迹如扫”则表明诗人已决心隐居,但尚未完全脱离世俗。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自由和隐居的生活。
  • 桂花:象征美好但被忽视的事物。
  • 青苔:象征岁月的痕迹和自然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何须轮拥朱”中的“轮拥朱”指的是什么? A. 乘坐装饰华丽的车子 B. 佩戴玉佩 C. 隐居生活 D. 寺庙 答案:A

  2. 诗中“桂花落尽无人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向往 B. 对自然的亲近 C. 对世俗的疏离 D. 对隐居的渴望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彭师泰挽章 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 章泉言语妙天下知仆无诗能且示识面乃时以佳 上周益公 谢朱鹤皋招饮四诗 朝梳怨 湖庄谢客 见梅有感 故福建提刑钟编修挽章二首 韩耕道交八绝句韵见寄因和答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萧开头的成语 火字旁的字 取长弃短 丿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天节 气字旁的字 龙归大海 目牛无全 包含锵的词语有哪些 浮浅 起起 命开头的成语 通同一气 曰字旁的字 转喉触讳 东方圣人 鳞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