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曲歌辞。轻薄行》

时间: 2025-05-02 19:47:30

诗句

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

五陵春暖芳草齐,

笙歌到处花成泥。

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

伯阳道德何涕唾,仲尼礼乐徒卑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7:30

原文展示:

玉鞭金镫骅骝蹄,
横眉吐气如虹霓。
五陵春暖芳草齐,
笙歌到处花成泥。
日沉月上且斗鸡,
醉来莫问天高低。
伯阳道德何涕唾,
仲尼礼乐徒卑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豪放的场景,骑上美丽的骏马,手持玉鞭,金色的镫子在马蹄下闪光,仿佛在空中翱翔。春天的五陵草地上盛开着芬芳的花朵,四处传来笙歌声,花香四溢,像是被踩成泥。太阳下沉,月亮升起,大家在斗鸡的娱乐中纵情欢笑,醉酒后不再关心天的高低。伯阳(指黄老之道的创始人伯夷)所讲的道理又有什么值得流泪的,孔子的礼乐又何必低贱地栖息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鞭:用玉制成的鞭子,象征华贵。
  • 金镫:金色的马镫,显示骑乘者的身份。
  • 骅骝:一种名贵的马,寓意骏马。
  • 横眉吐气:形容气宇轩昂、意气风发的样子。
  • 五陵:泛指长安附近的陵墓,古时的贵族聚集地。
  • 笙歌:笙和歌曲,这里指音乐和歌声。
  • :比喻被踩踏后变得混乱的花朵。
  • 斗鸡:一种娱乐活动,寓意欢乐。
  • 伯阳:指伯夷,传说中的隐士,讲究道德。
  • 仲尼:指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礼乐的代表。

典故解析:

  • 伯阳道德:伯夷以其高尚的道德标准而著称,诗中提及其道德的贬低,反映了对传统道德观的质疑。
  • 仲尼礼乐:孔子倡导的礼乐文化,诗中表现了对这种文化的批评,暗示其在现实中被忽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779年-865年),字景初,号齐己,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及律诗。他的作品多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见长,常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相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是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唐代的士人多追求个性与自由,反映出诗人在这种背景下对传统道德与礼法的反思。

诗歌鉴赏:

《轻薄行》是一首表现豪放洒脱、对传统道德和礼乐的反思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骑马的豪迈场景,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玉鞭金镫骅骝蹄”开篇即让人感受到一种昂扬向上的气势,仿佛骑士在驰骋于春暖花开的草地上,尽情享受生活的欢乐。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转向对现实的反思,提到“醉来莫问天高低”,显示了对世俗纷扰的淡然与不在乎。这里的“醉”既可以理解为饮酒,也可以象征一种麻痹的生活态度,即对社会规则和道德的漠视。

最后两句提到伯阳和仲尼,既是对传统道德的质疑,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意在表达诗人对“高尚”与“卑微”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讽,展现出一种对个体自由与传统束缚的思考,让读者在感受诗人豪情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层次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鞭金镫骅骝蹄:描绘骑马的豪华与气势,给人以视觉冲击。
  2. 横眉吐气如虹霓:形容骑士气宇轩昂,心情愉悦。
  3. 五陵春暖芳草齐:春天的五陵草地一片生机,象征美好生活。
  4. 笙歌到处花成泥:音律与花香交融,反映欢乐的场景。
  5. 日沉月上且斗鸡:日夜交替,人在轻松娱乐中消磨时光。
  6. 醉来莫问天高低:醉酒后无忧无虑,表现出对世事的漠然。
  7. 伯阳道德何涕唾:质疑伯夷的高尚道德,反映对传统的倦怠。
  8. 仲尼礼乐徒卑栖:孔子的礼乐被忽视,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繁华与春天的美景进行比较,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 对仗:如“日沉月上”与“醉来莫问”,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如虹霓”,突显骑士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体自由与传统束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道德的质疑。诗人在豪放的外表下,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鞭、金镫:象征高贵与豪华。
  • 骅骝:象征力量与自由。
  • 春暖芳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笙歌:象征欢乐与生活的美好。
  • 斗鸡:象征娱乐与轻松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鞭金镫”象征什么? A. 传统道德
    B. 豪华与气势
    C. 自由与放荡

  2. “醉来莫问天高低”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世俗的漠然
    C. 对理想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伯阳”指的是: A. 诗人
    B. 隐士伯夷
    C. 孔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齐己的《轻薄行》更注重对个体自由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多地体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齐己的作品在豪放中流露出对传统的反思,而杜甫的《登高》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病夫鬓秃颜苍 满江红 其十一 赠括苍管生二绝 杂咏一百首·张承业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和乡侯灯夕六首 汉宫春·此老先生 鹊桥仙(林卿生日) 沁园春(癸卯佛生翼日,将戟,梦中有作。既醒,但易数字) 沁园春 送按察司合道公赴浙东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习焉弗察 千古骂名 随时随地 用字旁的字 草船借箭 含牙戴角 聿越 虽多亦奚以为 反文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先觉先知 包含眼的词语有哪些 失时 瘫倒 艸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