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3:27
夏日寄清溪道者
作者: 齐己 〔唐代〕
老病不能求药饵,
朝昏只是但焚烧。
不知谁为收灰骨,
垒石栽松傍寺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由于年老多病,无法寻求药物来医治,日复一日只能忍受痛苦。诗人感叹自己将来会化为灰烬,不知道谁会来收拾这具骨骼;他思索着,或许会有人在寺庙附近垒起石头,种上松树。
作者介绍:齐己,字景韶,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8年,卒于公元849年。齐己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佛教思想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在年老体弱时对生命和死亡的感悟。诗中对老病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折射出当时社会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夏日寄清溪道者》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齐己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老病的沉重感受。诗的开头“老病不能求药饵”,直接点出诗人身处的困境,承载着对身体状况的无奈与无力。接着“朝昏只是但焚烧”,以“焚烧”比喻内心的痛苦,这种形象的表达使得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无尽的煎熬与孤独。
而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死亡的思考,“不知谁为收灰骨”,透露出一种孤独的叹息,似乎在暗示人终归一死,而生前的种种都将化为乌有。诗人对未来的无知和对生命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的沉思。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齐己个人的生命感悟,也在更大的层面上引发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它提醒人们珍惜生命,思考人生的意义,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不可避免,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内心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齐己的《夏日寄清溪道者》写于哪个朝代?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焚烧”比喻了什么?
a) 身体的痛苦
b) 生命的消逝
c) 心灵的煎熬
d) 自然的变化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生命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他人的依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