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3:15
经安公寺
作者: 齐己 〔唐代〕
大圣威灵地,安公宴坐踪。
未知长寂默,不见久从容。
塔影高群木,江声压暮钟。
此游幽胜后,来梦亦应重。
这座寺庙是大圣的灵地,安公曾在此宴坐。
不知为何长久地寂静无声,似乎很久没有人悠闲地来此。
塔影高耸在众多的树木之上,江水的声音压过了晚钟的敲响。
这次幽静的游览之后,来时的梦境也应该再次回到这里。
作者介绍:齐己,生于唐代,字道生,号孤云,著名的僧人和诗人。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佛教哲理为题材,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齐己的修道生活中,表现了他对安公寺这一宁静之地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下人们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经安公寺》是一首描写寺庙及其环境的诗,展现了齐己对大自然与宗教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对安公寺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开篇的“大圣威灵地”不仅点明了寺庙的神圣地位,也暗示了诗人对信仰的尊重。接着,诗人提到的“未知长寂默,不见久从容”,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如今宁静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在意象方面,诗中“塔影高群木,江声压暮钟”极具画面感,描绘了寺庙与自然相融的和谐美。高耸的塔影与江水声交织,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最后一句“此游幽胜后,来梦亦应重”则表明了诗人对这次游览的珍视,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梦境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大圣指的是哪位神灵?
A. 释迦牟尼
B. 道教的神灵
C. 其他神明
“塔影高群木”中“群木”指的是什么?
A. 寺庙的围墙
B. 周围的高树
C. 人的身影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现状的满足
答案:1.A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