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2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23:20
攀桂者联翩,皆由母训焉。
摘髭人共羡,出腹子多贤。
穉耄三从美,哀荣五福全。
幽明无一憾,玉润自铭阡。
这首诗描绘了许多人攀登桂树,都是因为受到母亲的教诲。那些摘取花果的人都羡慕,母亲所生的儿女中多有贤德之人。年幼的三从之美,以及五福之全,都令人哀伤。无论在幽暗还是明亮的世界,母亲都没有留下遗憾,正如美玉一样光润,铭刻在幽静的山阡之间。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擅长写景抒怀,尤以豪放和清丽见长。他的诗词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人生态度和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挽赵母郑氏》写于刘克庄母亲去世之际,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与哀痛,反映了诗人对母爱的崇高敬意和对家庭美德的追求。
这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母亲的深切缅怀,反映了母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开篇的“攀桂者联翩”生动描绘出许多人追求名声和成就的景象,这种追求与母亲的教诲密不可分,表现了母亲对后代的深远影响。接下来的“摘髭人共羡”,则表现了人们对那些受母亲良好教育的人的羡慕之情,进一步强化了家庭教育的意义。
全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母亲的感恩与怀念,诗人在对母爱的回忆中感受到深深的遗憾与感动。“穉耄三从美,哀荣五福全”一句,既表达了对母亲生前的赞美,也道出对其离世的惋惜,强调了母亲在家庭中所代表的德行与福气。最后两句“幽明无一憾,玉润自铭阡”,则将情感升华至对生死的思考,表达了母亲的伟大与无私,仿佛她在阴阳两界间都无所遗憾,犹如璀璨的玉石,永铭心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母亲的追思,表达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与传统美德的传承,展现了母亲在教育和塑造子女人格方面的无私付出,突显了对生命、家庭和道德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攀桂者”象征什么?
“幽明无一憾”表达了什么情感?
“摘髭人共羡”中“髭”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