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8:25
自从风雅陵夷后,
吟到梅村世岂多。
旷达知章归后作,
轩昂予美醉时歌。
击蒙何止闻童稚,
谴疟犹堪去病魔。
一听牙弦三叹息,
今无钟子奈诗何。
自从风雅的风气被毁灭后,
在梅村吟咏的人又有多少呢?
宽广的胸怀在知章(王勃)归后才开始创作,
昂扬的情绪在我喝醉时歌唱。
击打琴弦的声音不仅能传到幼小的孩子耳中,
即使有病痛也能驱除魔障。
一听琴声便叹息三声,
如今没有钟子(钟期)来听我的诗歌,怎么办呢?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翚,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著名的词人。他的诗词风格豪放,内容多涉及自然、历史和人生哲理。作品常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
此诗创作于宋代风雅文化衰退的背景下,诗人感慨于当时文人吟咏的稀少,表达了对古代风雅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感。
《题倪鲁玉诗后二首》是一首表达对古代风雅文化的怀念和对当今文人境遇的感慨之作。全诗从风雅的衰微谈起,诗人以梅村作为象征,反映了当下吟咏者的稀少,令人感到一种时代的荒凉。接着,通过提到王勃和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内心的宽广和昂扬的情感,尽管醉酒时的歌唱依然充满激情,但似乎也透出一丝无奈。
后两句则引入了乐器的意象,表达了音乐与情感的连接。诗人认为,乐声不仅能传递给孩子们,也能驱散病痛,传达出一种希望和力量。然而,最后一句提到“今无钟子奈诗何”,更是流露出对知音缺乏的惋惜,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在缅怀与现实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邃的忧伤美。
整首诗围绕着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对现实状况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以及对孤独知音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风雅”指的是什么?
“今无钟子奈诗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诗中提到的“梅村”象征了什么?
与王勃的《滕王阁序》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加关注于内心的孤独和对文人境遇的感慨,而王勃则展现了一种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期许。两者都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