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十四日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录其所见》

时间: 2025-05-04 11:35:13

诗句

五月秘府始暴书,一日江君来约予。

世间难有古画笔,可往共观临石渠。

我时跨马冒热去,开厨发匣鸣钥鱼。

羲献墨迹十一卷,水玉作轴光疏疏。

最奇小楷乐毅论,永和题尾付官奴。

又看四本绝品画,戴嵩吴牛望青芜。

李成寒林树半枯,黄荃工妙白兔图。

不知名姓貌人物,二公对弈旁观俱。

黄金错镂为投壶,粉障复画一病夫。

後有女子执巾裾,床前红毯平围炉。

床上二姝展氍毹,绕床屏风山有无。

画中见画三重铺,此幅巧甚意思殊。

孰真孰假丹青模,世事若此还可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5:13

原文展示:

《二十四日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录其所见》
作者:梅尧臣

五月秘府始暴书,一日江君来约予。
世间难有古画笔,可往共观临石渠。
我时跨马冒热去,开厨发匣鸣钥鱼。
羲献墨迹十一卷,水玉作轴光疏疏。
最奇小楷乐毅论,永和题尾付官奴。
又看四本绝品画,戴嵩吴牛望青芜。
李成寒林树半枯,黄荃工妙白兔图。
不知名姓貌人物,二公对弈旁观俱。
黄金错镂为投壶,粉障复画一病夫。
後有女子执巾裾,床前红毯平围炉。
床上二姝展氍毹,绕床屏风山有无。
画中见画三重铺,此幅巧甚意思殊。
孰真孰假丹青模,世事若此还可吁。

白话文翻译:

五月初,秘府开始暴露书籍,一天江君约我一起去看书画。世间难得古代画家的笔法,可以一起去欣赏临摹的石渠书画。我骑马冒着炎热的天气前往,打开厨具,敲响匣子里的钥匙,准备美味的鱼。羲献的墨迹有十一卷,水玉做的轴子光线透亮。最奇特的是小楷的《乐毅论》,永和题尾送给了官奴。又看四本绝品的画作,戴嵩的《吴牛》望着青芜。李成的《寒林》树木半枯,黄荃的《白兔图》工艺精妙。那些不知名的貌似人物,两位公子在旁边对弈。黄金错镂的投壶,粉障上画着一个病人。后面有女子执着巾裾,床前红地毯围着炉子。床上两位姝展着氍毹,绕着床的屏风山水有无。画中又见画三重铺,这幅画极为巧妙,其意深远。孰真孰假,丹青的描绘,世事如此,令人唏嘘。

注释:

  • 秘府:古代的藏书处。
  • 江君:指江邻几,诗中的朋友。
  • 临石渠:指临摹著名书画作品。
  • 羲献: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 乐毅:指《乐毅论》,为先秦的散文。
  • 戴嵩、李成、黄荃:均为著名画家。
  • 二公:泛指两位高人。
  • 氍毹:一种华丽的地毯。
  • 丹青:指绘画或颜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宗尧,号香山,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文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与友人江邻几共观书画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古代书画的热爱与欣赏,以及在艺术交流中获得的愉悦与思考。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二十四日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录其所见》是一首描绘与友人共同欣赏古代书画的诗作。诗中流露出对于书画艺术的深厚热情与细致观察。开篇即以“五月秘府始暴书”引入,展示了时令的变化与书籍的珍贵,突显了文化的传承。

在观赏书画的过程中,诗人细致描绘了羲献的墨迹和小楷的《乐毅论》,展现了对古代艺术的崇敬与向往。尤其是“画中见画三重铺”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艺术作品的层次与深度,仿佛让人置身于画中,进而引发对“孰真孰假”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既有对古代书画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当世艺术的反思,展现了梅尧臣对文化的珍视与传承的愿望。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结合了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的观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月秘府始暴书:初夏时节,藏书处开始展示书籍。
  2. 一日江君来约予:某天,江邻几邀请我一起去看。
  3. 世间难有古画笔:世上难得古代书画的技艺。
  4. 可往共观临石渠:可以一起去欣赏著名的书画作品。

(以下省略逐句解析,类似方式继续解析每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画艺术比作生活的启示。
  • 对仗:如“黄金错镂为投壶,粉障复画一病夫”,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书画欣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热爱、对艺术真伪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慨,揭示了艺术与人生的深刻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画:象征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 马、鱼:象征生动的生活气息和自然的美好。
  • 女子、床、炉:代表家庭与生活的宁静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羲献”指的是哪个领域的艺术家?

    • A. 音乐
    • B. 书法
    • C. 诗歌
    • D. 绘画
  2. 诗中提到的“乐毅论”是指哪种文体?

    • A. 诗歌
    • B. 散文
    • C. 小说
    • D. 杂文
  3. “画中见画三重铺”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

    • A. 画作的复杂性
    • B. 画家的技艺
    • C. 生活的层次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苏轼:两位诗人均对艺术有深刻的理解,梅的诗偏向细腻的观察,苏的则更具豪放的气势。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梅尧臣文学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荐福寺应制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奉和幸大荐福寺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内题赋得巫山雨(一作沈佺期诗。题云巫山高) 范阳王挽词二首 鲁忠王挽词三首 梁宣王挽词三首 过史正议宅 宿清远峡山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包含蚕的词语有哪些 做生日 金母木公 睁眼瞎子 提手旁的字 四外 先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饮血崩心 诤詐 工巧 自惜羽毛 鳞集仰流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海军陆战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