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恭和御赐诗》

时间: 2025-05-04 12:38:59

诗句

叨尘愧甚鹤乘轩,誓报洪私敢寒源。

回有圣胆真愿辅,轲于仁义岂忘言。

清朝长欲诸贤任,公论常扶一脉存。

湛露独沾惭过厚,盍推四海遍皇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38:59

原文展示:

恭和御赐诗
作者: 姚勉 〔宋代〕

叨尘愧甚鹤乘轩,
誓报洪私敢寒源。
回有圣胆真愿辅,
轲于仁义岂忘言。
清朝长欲诸贤任,
公论常扶一脉存。
湛露独沾惭过厚,
盍推四海遍皇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贤才的重视。诗人感到自己身处尘世,深感愧疚,誓言愿意回报恩典,尽力辅佐国家。诗中提到,面对仁义的道德标准,不应轻易忘却承诺。作者希望清朝能够长期任用贤良之士,维护正义的声音。同时,诗人也感到自己的荣宠过于厚重,愿将皇恩惠及四海之内的百姓。

注释:

  • 叨尘:指身处尘世,含有谦卑的意味。
  • 鹤乘轩:鹤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乘坐高贵的车辇,表示地位的尊贵。
  • 洪私:指皇恩浩荡,泛指赠予的恩惠。
  • 寒源:指寒冷的源头,意指深切的思念或感激之情。
  • 仁义:古代道德标准,强调忠诚和正义。
  • 公论:指公众的意见或社会的正义。
  • 湛露:指甘露,象征恩惠。
  • 皇恩:指皇帝的恩赐和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他的诗作常蕴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反映了他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姚勉在接受皇帝赐诗后所作,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以及对贤才的渴望。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政治动荡、士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时期,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理想。

诗歌鉴赏:

《恭和御赐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引人入胜。诗人通过“叨尘愧甚鹤乘轩”的自谦,表达了对自身地位的反思与愧疚。他以“誓报洪私敢寒源”坚定了对皇恩的回报之心,显示了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下来的“回有圣胆真愿辅”则体现了他对理想的坚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参与。

诗中的“清朝长欲诸贤任”揭示了诗人对清明政治的渴望,他希望贤良之士能够得到重用,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公论常扶一脉存”则强调了公共意见的重要性,表明他希望能够有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维护正义的声音。

最后两句“湛露独沾惭过厚,盍推四海遍皇恩”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个人荣宠的自省,也表达了他希望将皇恩普及至四方百姓的愿景。整首诗在表达感激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与理想追求,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叨尘愧甚鹤乘轩:身为普通人,感到惭愧,象征着高洁的鹤坐在华丽的车辇上,表明自我位置的卑微。
  2. 誓报洪私敢寒源:立誓回报宽广的恩惠,内心深处的情感真挚而坚定。
  3. 回有圣胆真愿辅:有志于辅佐国家,表达出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
  4. 轲于仁义岂忘言:在仁义的道德标准下,诗人重视承诺,强调对道德的坚守。
  5. 清朝长欲诸贤任:表达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希望贤良之士能够得到任用。
  6. 公论常扶一脉存:强调公共意见的重要性,维护理想与正义的必要。
  7. 湛露独沾惭过厚:感到自己的荣宠过于厚重,内心感到愧疚。
  8. 盍推四海遍皇恩:希望将皇恩普及到四海,展现对民众的关怀与爱护。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鹤”作为高洁的象征,衬托出自己的卑微。
  • 夸张:用“洪私”来形容恩泽之大,突出了皇恩的广泛和重要。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皇恩的感激与回报展开,表现出诗人希望国家富强、社会公正的理想,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与尊贵,反映理想人格。
  • 洪私:代表宽广的恩惠,体现对国家的感激之情。
  • 仁义:古代的道德标准,强调忠诚与正义。
  • 清朝:指代清明的政治环境,寄托对未来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叨尘”是什么意思? A. 身处尘世
    B. 高洁的象征
    C. 皇恩厚重

  2. “回有圣胆真愿辅”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放弃
    B. 对国家的忠诚
    C. 对个人荣宠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仁义”指的是什么? A. 个人利益
    B. 道德标准
    C. 皇帝的恩惠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姚勉的《恭和御赐诗》更侧重于对皇恩的感激与国家的责任感,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自由的向往。两者虽在情感表现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社会、国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姚勉生平与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抛球乐·细开根基妙道 抛球乐二首 其一 抛球乐 抛球乐 中秋荔湾待月 抛球乐 赠岳悟道 抛球乐 抛球乐 次柳屯田韵 抛球乐 鹿步书所见 步虚词九首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云窗雾阁 士字旁的字 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收誉 蒲鞭之罚 黹字旁的字 模式识别 临时施宜 包含疣的词语有哪些 走码头 戈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意气激昂 履年 包含窃的成语 镇江市 首字旁的字 悬石程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