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钱若赓断鹅》

时间: 2025-08-05 14:53:58

诗句

  明万历中,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

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

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

”乡人不平,讼于官。

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

人莫不讶之。

食顷,使人问鹅供不?

答曰:“未。

”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

”手指一鹅曰:“此乡人鹅。

”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

”店主服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4:53:58

原文展示

钱若赓断鹅
作者:褚人获 〔清代〕

明万历中,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
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
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
乡人不平,讼于官。
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
人莫不讶之。
食顷,使人问鹅供不?答曰未。
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
手指一鹅曰此乡人鹅。
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
店主服罪。

白话文翻译

在明朝万历年间,钱若赓担任临江的官员,有着不同寻常的政绩。有一个乡民带着一只鹅去集市,寄存在店里后就离开了。等他回来索要鹅时,店主却不承认,声称那是他的群鹅中的一只。乡民感到不平,便向官府提出诉讼。官府命令取出店里的鹅,共有四只,每只鹅用一张纸记录,给了笔砚,分成四份,令他们各自呈状。众人对此感到惊讶。吃饭的时候,官员让人问鹅的状况是否已供,回答说还没有。又过了一会儿,下堂查看,官员说状已供完了,手指着一只鹅说:“这是乡民的鹅。”众人都对此感到奇怪,官员解释说乡民的鹅吃草,粪便颜色是青色;而店里的鹅吃谷物,粪便颜色是黄色。店主因此认罪。

注释

  • 异政:指不同寻常的政绩或行为。
  • 索鹅:索要鹅。
  • 讼于官:向官府提起诉讼。
  • 供状:提交状纸。
  • 服罪:认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褚人获(生卒年不详),清代文学家,以诗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生活,以平民视角反映人间百态,风格生动、质朴。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反映了清代地方官员的公正与智慧。背景中,钱若赓作为地方官员,展现了他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与对民间疾苦的关注。

诗歌鉴赏

《钱若赓断鹅》通过一则简短的故事揭示了官员在处理民事纠纷中的智慧与公正。诗中的情节简单却富有趣味,展现了社会生活中的小插曲,也反映了当时官民关系的微妙。钱若赓不仅理智地处理了纠纷,还通过对鹅的粪便颜色的观察,巧妙地得出了结论,这样的推理方式既幽默又充满智慧。

通过对鹅的饲养状况的比较,诗歌展现了乡民的正当权益与店主的不当行为,使得读者在轻松的故事中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同时,诗中对细节的描写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细腻,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则趣味故事,更是对当时社会民生的一种关怀,展现了民间与官府之间的互动与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万历中:指明朝万历年间,设定了历史背景。
  2. 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钱若赓在临江任职,治理有方,表现出色。
  3. 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乡民将鹅带入市场,寄存在店中后离去。
  4. 还,索鹅,店主赖之:回来的时候,乡民索要鹅,店主却不承认。
  5. 云群鹅我鹅也:店主声称那是属于他的群鹅。
  6. 乡人不平,讼于官:乡民不满,向官府提起诉讼。
  7. 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官员命令取出店里的鹅,一共四只。
  8. 各以一纸,给笔砚:每只鹅用一张纸记录,并提供笔砚。
  9. 分四处,令其供状:分成四份,让各自提交状纸。
  10. 人莫不讶之:众人对此感到惊讶。
  11. 食顷,使人问鹅供不?答曰未:吃饭时,让人询问鹅的状况,回答说尚未提交。
  12. 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稍后,官员查看,称状已供完毕。
  13. 手指一鹅曰此乡人鹅:官员指着一只鹅说:“这是乡民的鹅。”
  14. 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草,粪色青:众人感到奇怪,官员解释乡民的鹅吃草,粪色是青色。
  15. 店主服罪:店主因此认罪。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鹅的粪便颜色来比喻饲养条件的不同,生动形象。
  • 对比:乡民的鹅与店主的鹅形成强烈对比,突显正义与不公。
  • 讽刺:通过店主的狡辩反映社会中不诚信的现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了官府公正执法的形象,强调了维护正义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民众对权利的维护与对不公行为的反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活的真实与民间的疾苦。
  • 粪色:通过颜色的不同,展现了饲养条件与生态的差异,暗示社会的公正与不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钱若赓在哪个朝代任职?

    • A. 明朝
    • B. 清朝
    • C. 唐朝
  2. 谁向官府提起诉讼?

    • A. 店主
    • B. 乡民
    • C. 官员
  3. 官员是如何判断乡民的鹅的?

    • A. 通过鹅的叫声
    • B. 通过鹅的外形
    • C. 通过鹅的粪便颜色

答案

  1. A. 明朝
  2. B. 乡民
  3. C. 通过鹅的粪便颜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石道人歌》:同样关注民间生活与官民关系。
  • 《庐山谣》:描绘风土人情,关注社会现象。

诗词对比

  • 《白石道人歌》与《钱若赓断鹅》:两者都关注民生,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生哲理,而后者则通过故事揭示社会正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对褚人获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集》:提供了相关的民间故事和文化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秋晚述怀呈薛子长 挽戚虚中 套筒 呈宁次翁 述事 清富楼 其一 登楼晚望 自勉 重午 纸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穷已 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妪育 害结尾的成语 东冲西撞 片纸只字 白字旁的字 曲眏 草字头的字 握炭流汤 时清海宴 为天下谷 黑字旁的字 包含茕的词语有哪些 顺占 户字头的字 小字头的字 囹圄生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