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6:25
钱若赓断鹅
作者:褚人获 〔清代〕
明万历中,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
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
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也。
乡人不平,讼于官。
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
人莫不讶之。
食顷,使人问鹅供不?答曰未。
又顷,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
手指一鹅曰此乡人鹅。
众人怪之,守曰乡人鹅食草,粪色青,店鹅食谷粟,粪色黄。
店主服罪。
在明朝万历年间,钱若赓担任临江的官员,有着不同寻常的政绩。有一个乡民带着一只鹅去集市,寄存在店里后就离开了。等他回来索要鹅时,店主却不承认,声称那是他的群鹅中的一只。乡民感到不平,便向官府提出诉讼。官府命令取出店里的鹅,共有四只,每只鹅用一张纸记录,给了笔砚,分成四份,令他们各自呈状。众人对此感到惊讶。吃饭的时候,官员让人问鹅的状况是否已供,回答说还没有。又过了一会儿,下堂查看,官员说状已供完了,手指着一只鹅说:“这是乡民的鹅。”众人都对此感到奇怪,官员解释说乡民的鹅吃草,粪便颜色是青色;而店里的鹅吃谷物,粪便颜色是黄色。店主因此认罪。
褚人获(生卒年不详),清代文学家,以诗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生活,以平民视角反映人间百态,风格生动、质朴。
此诗描绘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反映了清代地方官员的公正与智慧。背景中,钱若赓作为地方官员,展现了他处理民事纠纷的能力与对民间疾苦的关注。
《钱若赓断鹅》通过一则简短的故事揭示了官员在处理民事纠纷中的智慧与公正。诗中的情节简单却富有趣味,展现了社会生活中的小插曲,也反映了当时官民关系的微妙。钱若赓不仅理智地处理了纠纷,还通过对鹅的粪便颜色的观察,巧妙地得出了结论,这样的推理方式既幽默又充满智慧。
通过对鹅的饲养状况的比较,诗歌展现了乡民的正当权益与店主的不当行为,使得读者在轻松的故事中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同时,诗中对细节的描写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细腻,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则趣味故事,更是对当时社会民生的一种关怀,展现了民间与官府之间的互动与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了官府公正执法的形象,强调了维护正义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民众对权利的维护与对不公行为的反抗。
钱若赓在哪个朝代任职?
谁向官府提起诉讼?
官员是如何判断乡民的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