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1:50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訾黄其何不徕下。
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是否安慰了穷困的人?这个时代与众人并不同。因此春天不是我的春天,夏天不是我的夏天,秋天不是我的秋天,冬天也不是我的冬天。就像四海的池水一样宁静,遍观四周,这到底算什么呢?我知道我所快乐的,只有独自享乐于那六条龙的舞调,这使我的心感到安宁。为何不让黄昏降临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六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乐器或乐曲,代表着高雅与欢愉。古代文人常以龙来象征一种高尚的追求与精神。
作者介绍: 本诗无明确作者,属于两汉时期的作品。此时期的诗人多为士人,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无奈与对个人情感的寄托。
《日出入》以“日出入”引入,表达了时间流逝与个人境遇的无常。诗中通过对四季的反复强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社会的失望。诗人试图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尤其是“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展现出诗人对个人乐趣的坚持及其与外界的隔绝。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环境的感慨,也有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个人生命与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的不满与对内心安宁的追求,显示了人类在自然与社会面前的无力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龙”象征什么?
A. 高雅的乐趣
B. 贫穷的生活
C. 自然的变化
D. 不安的情绪
“故春非我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世事的失望
C. 对个人幸福的追求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通过月亮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日出入》中诗人对孤独的感慨形成对比。两者都展现了个人在自然面前的情感与思考,但《日出入》更为深刻地探讨了社会与自我的关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