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溪水》

时间: 2025-08-06 20:35:20

诗句

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

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

不忧溪水迟,所恨垅坂长。

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20:35:20

原文展示:

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 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 不忧溪水迟,所恨垅坂长。 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

白话文翻译:

溪水向东流去,何时才能汇入大江? 难道没有双鲤鱼,托它们带信回故乡。 不担心溪水流得慢,只恨那田埂太长。 站在溪边叹息一声,四周望去,山色苍苍。

注释:

字词注释:

  • 溪水:山间的小河流。
  • 大江:指较大的河流,如长江、黄河等。
  • 双鲤鱼:古代传说中,鲤鱼能传递书信,这里指信使。
  • 垅坂:田间的土埂和小坡。
  • 苍苍:形容山色深沉。

典故解析:

  • 双鲤鱼:源自《古诗十九首》中的“鲤鱼传书”,象征传递消息或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乡愁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远离故乡,面对溪水时,感慨时光流逝和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溪水的东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双鲤鱼”的意象,巧妙地寄托了诗人希望传递家书的心愿。而“不忧溪水迟,所恨垅坂长”则反映了诗人对归途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渴望。最后两句“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以景结情,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乡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水东流去,何时合大江:溪水向东流,诗人思考它何时能汇入大江,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2. 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诗人希望有信使能传递他的思念回故乡。
  3. 不忧溪水迟,所恨垅坂长:不担心溪水流得慢,只恨归途的艰难。
  4. 临流一叹息,四顾山苍苍:站在溪边叹息,四周的山色苍苍,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乡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双鲤鱼”比喻信使。
  • 拟人:“溪水东流去”赋予溪水以人的行为。
  • 对仗:“不忧溪水迟,所恨垅坂长”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乡愁和对故乡的思念,通过溪水的意象和双鲤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渴望和对归途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双鲤鱼:象征传递消息和思念。
  • 垅坂:象征归途的艰难。
  • 山苍苍:象征诗人的孤寂和乡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双鲤鱼”象征什么? A. 信使 B. 食物 C. 装饰 D. 游戏

  2. 诗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愤怒 C. 乡愁 D. 恐惧

  3. “不忧溪水迟,所恨垅坂长”表达了什么? A. 对时间的担忧 B. 对归途的无奈 C. 对溪水的喜爱 D. 对垅坂的赞美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乡愁情感。

诗词对比:

  • 张嵲的《溪水》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溪水的意象和归途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歌鉴赏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邻里相送至方山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七里濑 入彭蠡湖口 登永嘉绿嶂山 游赤石进帆海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岁暮 登江中孤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低头丧气 闲适 悉听尊便 绿结尾的成语 鼓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片字旁的字 不可开交 廾字旁的字 包含捉的成语 伐功矜能 无形之中 论味 父字头的字 振缨公朝 饥餐渴饮 抓破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